文档详情

染色体变与异 染色体结构变异 .ppt

发布:2017-10-01约字共5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科目三考试 科目3实际道路考试技巧、视频教程 【解析】 A、a和B、b是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所以每对等位基因分别遵循基因分离定律;染色体变异在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染色体片段移接到1号染色体上的现象叫做易位;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交叉互换后可能产生4种配子:AB、Ab、aB、ab。 【答案】 C 考点2  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1.染色体组:染色体组是指细胞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它们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但是携带着控制一种生物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的全部遗传信息。要构成一个染色体组,应具备以下条件: (1)一个染色体组中不含同源染色体。 (2)一个染色体组中所含的染色体形态、大小和功能各不相同。 (3)一个染色体组中含有控制一种生物性状的一整套基因,但不能重复。 2.单倍体与多倍体的比较 比较项目 单倍体 多倍体 概念 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 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体 成因 自然成因 单性生殖的结果 外界环境条件剧变 人工诱导 花药离体培养 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3.单倍体与多倍体的形成 (1)多倍体形成 ①自然多倍体: ②人工诱导多倍体: ③规律:不论是自然多倍体还是人工诱导多倍体,各种影响因素均在分裂前期抑制了纺锤体形成,最终导致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加倍。 (2)单倍体产生 ①自然单倍体:由未受精的卵细胞直接发育而来(如雄蜂)。 ②人工诱导单倍体:花药离体培养。 ③规律:不论自然单倍体还是人工诱导单倍体,均是由未受精的有性生殖细胞发育而成(为单性生殖)。 典例2 (2011·天津理综)玉米花药培养的单倍体幼苗,经秋水仙素处理后形成二倍体植株。下图是该过程中某时段细胞核DNA含量变化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A~B过程中细胞内不会发生基因重组 B.C~D过程中细胞内发生了染色体数加倍 C.E点后细胞内各染色体组的基因组成相同 D.F~G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染色体数减半 【解析】 题图示AB段为有丝分裂的分裂期,DE段为染色体加倍后进行有丝分裂的间期,所以AB过程不会发生基因重组,秋水仙素处理后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加倍,因此此过程是从单倍体幼苗经秋水仙素处理后形成的二倍体,细胞中含有二个染色体组之间是复制关系,所以细胞内染色体组间基因组成相同。FG过程为有丝分裂后期,分成两个子细胞,所以不会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答案】 D 1.细胞内形态相同的染色体有几条,则含有几个染色体组,如下图所示。 2.根据基因型来判断。在细胞或生物体的基因型中,控制同一性状的基因出现几次,则有几个染色体组,如基因型为AAaaBBbb的细胞或生物体含有4个染色体组。 举一反三 1.(2011·海南)关于植物染色体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染色体组整倍性变化必然导致基因种类的增加 B.染色体组非整倍性变化必然导致新基因的产生 C.染色体片段的缺失和重复必然导致基因种类的变化 D.染色体片段的倒位和易位必然导致基因排列顺序的变化 【解析】 染色体组整倍性变化导致染色体数目变化,但基因种类不变;染色体组非整倍性变化不一定会有新基因产生;染色体片段的重复不会导致基因种类的变化,染色体片段的缺失可能会导致基因种类减少,也可能不变。 【答案】 D 2.(2011·山东理综)基因型为AaXBY的小鼠仅因为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未正常分离,而产生一个不含性染色体的AA型配子。等位基因A、a位于2号染色体。下列关于染色体未分离时期的分析,正确的是(  ) ①2号染色体一定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未分离 ②2号染色体可能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未分离 ③性染色体可能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未分离 ④性染色体一定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未分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 AaXBY产生了AA型配子,该配子不含性染色体可能是因为减数第一次分裂时X染色体与Y染色体未分离,进入了同一次级精母细胞(含a),而另一次级精母细胞(含A)没有性染色体;也可能是因为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次级精母细胞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含A的)性染色体未分离。不含性染色体的次级精母细胞在减数第二次分裂中2号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未分离,进入同一精细胞,从而具有两个A基因。 【答案】 A 3 .(2010·朝阳质检)下图是两种生物的体细胞内染色体及有关基因分布情况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甲是__________倍体生物,乙是__________倍体生物。 (2)甲的一个染色体组含有__________条染色体,如果由该生物的卵细胞单独培养出一生物个体,则其体细胞中含有__________个染色体组,是__________倍体。 (3)图乙所示的个体与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