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色体的结构变异及其利用.ppt
2.交叉形成与终变期构型3.中期I排列与后期I分离第36页,共66页,星期六,2024年,5月易位杂合体,在产生配子之前的减数分裂前期Ⅰ偶线期两个正常染色体和两个易位染色体联会成“十”字形象,终变期交叉端化成四体环和四体链。两个正常染色体和两个易位染色体在后期Ⅰ分离时表现二种分离方式:
???一种是相邻式分离:相邻式的四个染色体在后期Ⅰ的2/2分离,只能产生重复缺失染色体的小孢子和大孢子。第37页,共66页,星期六,2024年,5月4.配子与合子的不育性曼陀罗型:曼佗罗、月见草、风铃草、紫万年青等植物,它们中期I完全呈Z型排列,后期I以交替式分离,产生的配子各具一套完整的染色体,因此都是可育的。玉米型:包括玉米、豌豆、高粱、矮牵牛等植物,中期I染色体的排列有两种类型,后期I的分离也有两种类型,产生的配子是半不育的。第38页,共66页,星期六,2024年,5月第39页,共66页,星期六,2024年,5月四、多对染色体的易位独立易位在同一个体或细胞可以发生多次染色体易位,如果这些易位所涉及的染色体互不相关,则形成独立易位(independenttranslocation)复合易位如果两个易位包括的染色体中有一对同源染色体是共同的,便形成一个包括3对同源染色体的复合易位(complextranslocation),这种易位的发生方式,可分为两种情况:杂交生成的以玉米、豌豆、风铃草为代表,是由两个易位体杂交产生。例玉米T,则产生的F,是3对染色体都牵扯到易位中,会形成一个由6条染色体组成的环和7个二价体(O+7II)。循环易位以曼佗罗为代表,是染色体间发生循环易位(cyclicaltranslocation)造成的第40页,共66页,星期六,2024年,5月五、易位染色体的鉴别:用三体进行鉴定:╳第41页,共66页,星期六,2024年,5月用已知易位测未知易位。(已知纯系×未知纯系)用一套已知的纯易位体作测验种,与新易位体进行杂交,根据F终变期的细胞学资料来确定新易位所属染色体 测验种被测系T1-2T2-3T4-5T4-7T8-9T8-106结果12O42O42O4(除4)O62O4(除8)O6-T7-1022O4(除1,2)O62O4(除4)O62O42O4-T2-732O4O62O42O42O42O4+T3-6第42页,共66页,星期六,2024年,5月利用组型分析鉴定
人类二号染色体有一罗伯逊易位,在黑猩猩,大猩猩,猩猩中均无。G带表明,人类发生罗伯逊易位的两条近端着丝粒祖先染色体在其他三类灵长类动物中仍然存在.第43页,共66页,星期六,2024年,5月人类的染色体核型与黑猩猩最相似,而和猩猩的差异最大。黑猩猩虽比人类多了2条染色体,但经G带比较发现人类2号染色体可能是黑猩猩两条染色体着丝粒融合的产物,并且有臂间多次倒位,其余的染色体都有很强的同源性,表明人类和黑猩猩的亲缘关系较近。第44页,共66页,星期六,2024年,5月原位杂交鉴定近缘染色体间易位的鉴定不同种属间染色体易位第45页,共66页,星期六,2024年,5月六、易位的遗传效应1.一般遗传行为T—t分离:易位和倒位一样,在遗传上可以作为一个显性基因看待,用T代表易位的染色体,以t代表正常的染色体,一个杂易位应表示为T,它的自交后代可以产生1纯易位TT:2杂易位T:1个tt的比例(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纯易位与正常体的花粉都很正常动物不同,纯易位表现致死、半致死、或活而不育第46页,共66页,星期六,2024年,5月2.易位的连锁遗传(与倒位相似)玉米的果皮无色—有色基因P—p,测定其与t的连锁强度。TTPP×ttpp(P与易位断点连锁)↓TtPp×ttpp↓TtppttPpttpp由于只有发生在P基因与易位断点之间的交换才能改变T与P的连锁关系,因此,通过计算交换值即可判断P与易位断点之间的距离。第47页,共66页,星期六,2024年,5月??3.假连锁现象当产生相互易位时,易位的非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中形成异常的“十”字配对后期可能出现两种分离,一种是交互分离(alternatesegregation),交替分离产生了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