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t 2 Making a Difference Words and expressions 第一部分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中英语外研版(2019)必修第三册.docx
Unit2MakingaDifferenceWordsandexpressions第一部分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中英语外研版(2019)必修第三册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高中英语外研版(2019)》必修第三册Unit2MakingaDifference,主要聚焦于Wordsandexpressions部分。教学内容包括:1.生词和短语学习,如initiative、donate、volunteer等;2.核心句型掌握,如Thereisnobettertimethannowtomakeadifference.;3.课文中的实用表达,如描述公益活动、提倡环保等场景的用语。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旨在帮助学生扩充词汇量,掌握课文中关键表达,为后续讨论如何为社会做出贡献打下坚实基础。
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为:1.提升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通过学习新词汇和表达方式,使学生能够在实际语境中准确、恰当地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交流;2.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让学生了解并尊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公益活动,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3.增强学生的思维品质,通过讨论和思考如何为社会做出贡献,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批判性思维;4.强化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以上目标紧密贴合新教材要求,注重学生全面发展。
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相关知识:在学习本单元前,学生已掌握了基本的英语语法知识,具备一定的词汇量和阅读理解能力。此外,通过前两个单元的学习,学生对社会问题和公益活动有了初步了解,为学习本单元打下基础。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高中阶段的学生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自主学习能力,对现实社会问题较为关注。他们对英语学习有较高兴趣,尤其在口语表达和小组讨论方面表现出积极态度。学生的学习风格多样,部分学生擅长通过视觉和听觉学习,而另一部分学生则更倾向于通过实践和互动来掌握知识。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在本节课中,学生可能在新词汇的掌握和运用方面遇到困难,尤其是对于那些词义相近的词汇。此外,学生在实际场景中运用所学表达方式时,可能会出现语法错误或表达不准确的情况。在讨论社会问题时,部分学生可能因为缺乏实际经验而感到挑战。针对这些情况,教师应提供适当指导和支持,帮助学生克服困难。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提前准备好《高中英语外研版(2019)》必修第三册教材,以便课堂上随时翻阅。
2.辅助材料: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如展示不同公益活动的图片、播放关于社会贡献的视频等,以丰富课堂内容,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3.教室布置:将教室划分为小组讨论区,便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同时,在教室前方设置展示区,用于展示学生的成果和分享经验。
4.其他:准备白板、马克笔等教学工具,便于记录和展示课堂重点知识;如有需要,还可准备单词卡片、计时器等辅助教学物品。确保各项资源齐全,满足课堂教学需求。
教学实施过程
1.课前自主探索
-教师活动:
发布预习任务:通过学校在线平台,上传预习PPT和词汇列表,要求学生预习Unit2MakingaDifference的Wordsandexpressions部分。
设计预习问题:围绕如何通过个人行动影响社会,设计问题,如你能想到哪些方式为社会做出贡献?,引导学生思考。
监控预习进度:通过平台数据跟踪学生预习情况,及时提醒未完成预习的学生。
-学生活动:
自主阅读预习资料:学生阅读词汇列表,尝试记忆新词和短语。
思考预习问题:学生记录自己的想法和疑问,准备课堂分享。
提交预习成果:学生将预习笔记或问题通过平台提交给老师。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探索新词汇和文化背景。
信息技术手段:利用在线平台进行预习资料共享和进度监控。
-作用与目的:
帮助学生提前接触新词汇,为课堂学习打下基础。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对社会责任的初步思考。
2.课中强化技能
-教师活动: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关于社会公益活动的视频,引出本节课主题。
讲解知识点:详细讲解新词汇和短语,如initiative、donate、volunteer等,并结合实际例句展示用法。
组织课堂活动:设计小组讨论,让学生用新词汇讨论如何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解答疑问:针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解答,并提供反馈。
-学生活动:
听讲并思考:认真听讲,思考如何将这些词汇应用到实际情境中。
参与课堂活动:在小组讨论中积极发言,尝试使用新词汇表达自己的观点。
提问与讨论:对不理解的词汇或用法提出问题,与同学和老师进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