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0 温度计的秘密(教学设计)-三年级科学下册同步精品课堂(青岛版·五四制).docx
3.10温度计的秘密(教学设计)-三年级科学下册同步精品课堂(青岛版·五四制)
主备人
备课成员
设计思路
本节课以“温度计的秘密”为主题,结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材内容,通过实验、观察、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课程设计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三年级学生已经具备基础的自然科学知识,对温度有初步的认识,了解常见的温度变化现象,如冷热感觉、季节变化等。但对于温度计的工作原理和具体使用方法可能了解不多。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对科学实验类课程有较高的兴趣。学生具备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但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尚需提高。学习风格上,部分学生偏好直观操作,部分学生则更倾向于理论学习。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学生在理解温度计工作原理时可能遇到困难,如对温度计结构、液体膨胀原理等概念难以把握。此外,学生在使用温度计时可能遇到操作不当导致读数不准确的问题。
学具准备
Xxx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资源
-温度计(水银温度计、电子温度计)
-体温计
-实验材料:冰块、热水、温度计
-教学课件
-教学视频
-学生实验记录表
-多媒体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
-温度变化实验场景图
-实验操作指南
-学生小组讨论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老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温度吗?你们在生活中遇到过哪些与温度有关的现象?
2.学生回答:温度是冷热程度的量度,比如冬天很冷,夏天很热。
3.老师总结: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温度计的秘密》,通过这节课,我们将了解温度计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二、新课讲授
1.温度计的发明背景
(1)老师讲述温度计的发明历程,引导学生了解温度计的历史。
(2)学生思考:为什么人们需要发明温度计?
2.温度计的分类
(1)老师展示不同类型的温度计,如水银温度计、酒精温度计、电子温度计等。
(2)学生观察并说出各种温度计的特点。
3.温度计的工作原理
(1)老师以水银温度计为例,讲解温度计的工作原理。
(2)学生跟随老师一起操作温度计,观察温度计液柱的变化。
4.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1)老师示范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包括放置、观察、读取数值等步骤。
(2)学生分组进行实验,练习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5.温度计的应用
(1)老师列举温度计在生活中的应用,如测量体温、环境温度等。
(2)学生分享自己生活中使用温度计的经历。
三、课堂练习
1.老师提出问题:如果家里的温度计坏了,我们还能用其他方法测量温度吗?
2.学生思考并回答,老师点评。
3.老师展示一些生活中的温度测量场景,让学生判断是否需要使用温度计。
四、小组讨论
1.老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讨论以下问题:
(1)温度计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是什么?
(2)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
(3)温度计在生活中的应用有哪些?
2.各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老师点评。
五、总结与反思
1.老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温度计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2.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3.老师布置课后作业:
(1)观察家中或学校中的温度计,了解其工作原理。
(2)尝试用温度计测量家中或学校中的温度。
(3)思考温度计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六、课堂评价
1.老师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回答问题、实验操作、小组讨论等,进行评价。
2.学生自评和互评,总结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和不足。
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温度计的历史资料:介绍温度计的起源和发展,包括古埃及的液态温度计、伽利略的空气温度计等。
-不同类型的温度计图片:展示水银温度计、酒精温度计、红外线温度计、电子温度计等不同类型的温度计,让学生了解它们的特点和应用。
-温度与气象的关系:提供关于温度如何影响天气和气候的资料,如气温对降水、季节变化的影响。
-温度与生活应用案例:收集日常生活中使用温度计的案例,如烹饪、医疗、工业等领域的应用。
2.拓展建议:
-学生可以阅读有关温度计历史的书籍或文章,了解温度计的发展历程。
-通过互联网或图书馆资源,查找不同类型温度计的图片和详细信息,进行比较研究。
-设计一个小型实验,使用不同类型的温度计测量相同物体的温度,观察并记录结果。
-观察并记录家庭或学校中的温度计,分析温度计在生活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通过观看科普视频或纪录片,了解温度对环境、气候的影响。
-结合地理知识,探究不同地区的气温差异及其对当地生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