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7T 2005-2011 龙胆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 .docx
ICS65.020.20B05
DB37
山东省地方标准DB37/T2005—2011
龙胆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
2011-12-22发布2012-02-01实施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I
DB37/T2005—2011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
本标准由山东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文登市药材技术服务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方剑、黄颂军、李波、滕世广、刘忠良。
1
DB37/T2005—2011
龙胆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龙胆无公害生产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种子(苗)质量、选地整地、繁殖方法、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加工、包装、运输、贮存等。
本标准适用于山东省区域内无公害龙胆的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5332-2006无公害食品大田作物产地环境条件NY/T658绿色食品包装通用准则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龙胆
为龙胆科植物龙胆GentianascabraBge.的干燥根及根茎。3.2
斜栽
根据苗的大小,开行距和深度适宜的沟,与床面成30。~45。夹角,将苗摆在倾斜面,使芽苞距土表2~3cm,覆土、压实。
4产地环境
4.1气候条件
年平均温度8~12℃,无霜期150~200天,年平均降水量800~900mm。生长期平均降水日90~100天,年平均日照2200~2600小时。
4.2环境质量
龙胆产地空气质量、灌溉水质量、土壤等环境质量符合NY5332-2006的要求。
2
DB37/T2005—2011
5种子(苗)质量
5.1种子质量
黄褐色,条形,长1.6~2.3mm,宽0.4mm左右,具膜质翅。千粒重3mg左右。25~28℃温度下7天种子发芽率不低于70%。
5.2种苗质量
2年生,植株健壮,根茎长5cm以上,须根5条以上,芽苞完整,无损伤。
6选地整地
6.1选地
育苗地选择地势平坦,背风向阳,气候温暖湿润,排灌方便,土质肥沃疏松、富含腐殖质的壤土或砂质壤土。
移栽地块选择平岗地、阳光充足、排水良好的砂壤土或壤土。6.2整地
9月中旬施入优质有机肥作为基肥,育苗地每667㎡用肥量2500~3000kg,移栽地每667m23000~4000kg。每667m2均匀施用辛硫磷5.0㎏和敌克松2.5㎏杀虫。翻耕2~3次,深度为15~25㎝。
6.3作床
育苗床可根据地势做成宽70~80cm,高8~10cm,作业道宽0.3m,用木滚辗平。移栽地做成宽1~1.3m,高8~10cm,作业道宽0.3m的床,用木滚辗平。
7繁殖方法
7.1播种
7.1.1播种时间4月上中旬。
7.1.2播种量
每667m2用种1.5~2kg。
7.1.3播种方法
选择无风天平播,用细筛将种子均匀播于床面,用木滚辗平,再覆土2mm,并覆5mm松针保湿。7.2移栽
春季移栽4月上、中旬。秋季移栽10月上、中旬。边起苗、边移栽。按苗大小分类,分别栽植。横床开沟,行距20cm,沟深15cm,将苗按10~15cm株距斜栽于沟内。
8田间管理
3
DB37/T2005—2011
8.1除草
及时人工清除田间杂草。8.2追肥
冬前回苗后,撒施腐熟猪粪混拌过磷酸钙(按50:1拌匀)于床面,每667m22000kg。翌年7月,结合浇水撒施尿素于床面,每667m210kg左右。
8.3灌溉与排涝
苗前保持地面湿润,生长期干旱时及时浇水,雨季注意排水防涝。8.4疏花摘蕾
摘除花较多植株的部分小花。
9病虫害防治
9.1防治原则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禁止使用国家禁用农药,农药使用执行GB4285和GB/T8321(所有部分)。在收获前30天禁止使用化学农药。
9.2病害防治
9.2.1斑枯病
5月下旬,喷井岗霉素水剂50mg/kg,每10天1次,连喷3~5次;或喷施波尔多液(1:1:160)或用甲基托布津600倍液或双效灵500倍液喷雾,每隔7~10天1次,连续3~5次。
9.2.2褐斑病
操作同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