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7T 1847-2011 山东省旱地高产小麦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 .docx
ICS01.010.67B20
DB37
山东省地方标准DB37/T1847—2011
山东省旱地高产小麦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
2011-03-16发布2011-05-01实施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I
DB37/T1847—2011
目次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3.1旱地 1
3.2高产田 1
4基本要求 1
4.1产地 1
4.2品种选择 2
4.3肥料使用准则 2
4.4农药使用准则 2
5栽培技术 2
5.1播前准备 2
5.2播种 3
5.3田间管理 3
6病虫草害控制 4
6.1主要病害防治 4
6.2主要虫害防治 4
6.3杂草防治 4
7收获和贮藏 6
7.1收获 6
7.2晾晒 6
7.3贮藏 6
8运输和加工 6
9副产品处理 7
附录A(规范性附录)肥料中主要重金属含量的限量指标 7
附录B(资料性附录)无公害小麦宜使用的肥料 8
附录C(资料性附录)肥料中污染物质含量的限量指标 9
附录D(资料性附录)旱地高产小麦无公害生产中禁止使用的农药品种 10
附录E(资料性附录)旱地高产小麦无公害生产中常用农药及合理使用准则 11
II
DB37/T1847—2011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
本标准由山东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青岛农业大学、山东省标准化研究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石岩、马洪义、刘相阳、任广喜、孙良泉。
1
DB37/T1847—2011
山东省旱地高产小麦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
1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旱地高产小麦生产的产地环境、品种选择及种子处理、选地及整地、播种、施肥、病虫草害防治、收获、贮藏、副产品处理的全程质量控制和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山东省各地区产量不低于5000kg/hm2的旱地高产田无公害小麦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4404.1粮食种子禾谷类GB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GB/T15795小麦条锈病测报调查规范
GB/T15796小麦赤霉病测报调查规范
GB/T15798粘虫测报调查规范NY227微生物肥料
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NY5332无公害食品大田作物产地环境条件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旱地
指无灌溉设施,主要靠天然降水种植农作物的耕地。
3.2高产田
是指那些环境条件相对较好、综合农业技术措施得力、农作物全部生活因素的配合相对协调、单位面积产量相对较高的耕地。
4基本要求
4.1产地
选择地势平坦,土层深厚肥沃,保水保肥性好的地块。
4.1.1环境质量
2
DB37/T1847—2011
产地环境应符合NY5332的规定。
4.1.2土壤肥力
土壤耕层20㎝以内有机质含量≥1.0%,全氮(N)含量≥0.095%,速效氮(N)≥80mg/㎏,速效磷(P2O5)含量≥20mg/㎏,速效钾(K2O)含量≥95mg/㎏。
4.2品种选择
4.2.1选用的品种应经过国家、山东省审定通过或引种批准,并且抗旱性、耐肥性、抗倒伏性、抗病性强、株型较紧凑、丰产性好的小麦品种,种子质量应符合GB4404.1的规定。
4.2.2种衣剂包衣。在小麦病害严重的地区,要进行种子包衣。
4.3肥料使用准则
4.3.1肥料使用原则应符合NY/T496的规定。
4.3.2禁止使用未经国家或省级农业部门登记的化学和生物肥料。禁止使用重金属含量超标的肥料(有机肥料及矿质肥料等),附录A列出了肥料中主要重金属含量的限量指示;
4.3.3宜多施有机肥料,化学肥料与有机肥料应配合使用,避免单纯使用化学肥料和矿物源肥料,允许使用的肥料见附录B
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