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7T 1770-2010 板蓝根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 .docx
ICS65.020.20B05
DB37
山东省地方标准
DB37/T1770—2010
板蓝根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
2010-12-31发布2011-03-01实施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I
DB37/T1770—2010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山东省农业厅提出。
本标准由山东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研究所(药用植物研究中心)。
本标准起草人:王志芬、陈庆亮、靳维荣、朱京斌、张教洪、单成钢。
1
DB37/T1770—2010
板蓝根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板蓝根无公害生产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选地整地、繁殖方法、田间管理、主要病虫害防治、采收和初加工等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山东各地无公害板蓝根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NY/T496-2002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DB37/T274-2000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3术语和定义
GB4285、GB/T8321、NY/T496-2002、DB37/T274-2000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板蓝根
为十字花科植物菘蓝IsatisindigoticaFort.的干燥根,有清热解毒、凉血利咽之功效。
3.2
无害化处理
本标准称无害化处理是指在农家肥料制作堆肥过程中,经物理或生物方法等处理,杀灭各种寄生虫卵和病原菌,去除有害物质。
4产地环境
无公害板蓝根产地环境应符合DB37/T274-2000的要求。
5选地整地
选择地势平坦,排水良好,土层深厚,肥沃、疏松的砂质壤土种植。宜与禾本科、豆科等作物轮作,忌以十字花科及黄瓜、番茄等易感染霜霉病的蔬菜为前茬。入冬前清除田间残枝病叶。于秋季每667m2
2
DB37/T1770—2010
施入经过无害化处理农家肥2000kg、三元复合肥(15-15-15)50kg作基肥,深翻35cm,整平耙细,作畦。四周挖排水沟,以防积水。
所用肥料和使用原则应符合DB37/T274-2000的要求。
6繁殖方法
种子繁殖。
6.1播种时间
适时晚播,山区于5月上旬,平原于4月下旬。
6.2播种量
播种量2kg/667m2。
6.3播种
条播,按行距20cm~25cm,开2cm~3cm浅沟,将种子均匀撒入沟内,覆土1cm~1.5cm,稍加镇压,干旱地区适当浇水。
6.4留种
6.4.1种根选留
春播板蓝根,选择生长状况良好、无病虫为害的优良植株越冬。
6.4.2种子收获与保存
翌年6月待角果表面成紫褐色或黄褐色时采收,晒干脱粒,置干燥阴凉处保存。
7田间管理
7.1间苗定株
苗高约7cm时,按照株距6cm~8cm及时间苗定株。
7.2中耕除草
苗期及时中耕除草,封垄后不再除草。
7.3追肥
于7~8月追肥一次,每667m2追施三元复合肥(15-15-15)50kg。所用肥料和使用原则应符合DB37/T274-2000的要求。
7.4排灌
干旱天气时于早晨或傍晚浇水。灌溉用水应符合DB37/T274-2000的要求。雨季及时排水防涝。
8主要病虫害防治
3
DB37/T1770—2010
8.1总则
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通过选用优良品种、合理施肥浇水等栽培措施预防病虫害;采用物理、农业、生物、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方法,将病虫危害控制在允许范围内。农药使用应符合DB37/T274-2000要求,禁止使用国家明令禁止在食用农产品上使用的农药,并严格掌握用药量、用药时期,收获前30天停止使用。
8.2霜霉病
发病初期喷洒65%代森锌500~700倍液,或甲霜灵锰锌600~800倍液,每隔10天左右1次,连续喷3次即可。
8.3菌核病
用5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或50%多菌灵1000倍液。每隔10天喷药1次,连续喷2~3次以上。施药时,应着重喷洒于植株茎基部及地面。
8.4根腐病
发病初期用50%多菌灵10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灌根,并拔除病株烧毁。
8.5蚜虫
田间悬挂黄板诱蚜;用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