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科学技术概论-教学大纲.doc
工程技术中心
PAGE2
PAGE3
《现代科学技术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538900020
【英文译名】:GeneralityofModernScienceandTechnology
【适用专业】:本课程适用于理、工、文、管、农类各专业。
【学分数】:2
【总学时】:32
一、本课程教学目的和课程性质
《现代科学技术概论》作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主要课程之一。本课程以现代科学技术知识为主线,通过丰富的内容、翔实的材料、典型的事例介绍现代高新技术的发展、现状、趋势及对社会的影响,形成文理交叉、理工渗透、专业基础与技术应用相结合的课程体系,有助于大学生树立科学意识,提高科学素养,学会科学思维,形成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一)从内容上,应使学生了解科学技术发展简史;现代高新技术的主要内容、发展现状和发展前景;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二)从能力方面,应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对科学探索的兴趣和爱好,进一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三)从教学方法上,以讲授为主,适当加以课堂讨论,同时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建立网络教学、交流、辅导系统。
三、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为后续的基础课程及专业课程的学习提供丰富的科学技术背景知识和必要的理论基础。
四、课程内容
1.科学技术发展简史
1.1科学与技术概论
1.2古代科学技术
1.3近代科学技术
1.4现代科学技术革命
2.现代科学技术
2.1生物技术
2.2现代信息技术
2.3激光技术
2.4新材料技术
2.5新能源技术
2.6空间与海洋技术
2.7环境科学技术
3工程技术基础
3.1工程图学基础
3.2工程力学
3.3工程材料
3.4机械设计与制造基础
3.5先进制造技术
4.科学技术与社会
4.1科技的社会功能
4.2二十世纪科技的发展与创新
4.3科教兴国
4.4科技进步与可持续发展
4.5科学技术与人文社会科学
五、教学方法建议
对于该课程的教学,注重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改进教学方法,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能,取得较好实践效果。
???????在教学中注意把握好本课程教学目标的特性,关注科学技术前沿的动态变化、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关注不同专业学生的基础差异性,因材施教,因势利导,使教学内容具针对性和实效性。
在具体教学中,坚持教学双向互动,设计了许多专题,供师生讨论、辩论,提倡质疑,培养探索精神,将科学探索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
???????教学中,注重将多种方法和手段灵活运用到教学中,采用现代声像技术和多媒体技术让教学信息多途径传播,强化现代科学技术的直观性和课堂元素的丰富性。通过研制多媒体教学软件和信息资源,化静为动,变难为易,拓宽了教学的时空,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营造教学情境,寓教于乐,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生动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六、考核方式
考核成绩=平时成绩(40%)+考试成绩(60%)
平时成绩以考勤、课堂表现、回答问题等情况作为考查依据,考查合格者可以参加期末考试;考试实行笔试,百分制记分。
七、其它说明
八、选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教材
2、参考书
宗占国主编《现代科学技术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张力主编《现代科学技术概论》清华大学出版社
刘金寿主编《现代科学技术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宋健主编《现代科学技术基础知识》?科学出版社
周光召等主编?《共同走向科学》?新华出版社
九、学时分配
课程内容
讲课
实训
大作业
小计
前言
1
1.1科学与技术概论
1
1.2古代科学技术
1
1.3近代科学技术
1
1.4现代科学技术革命
1
2.1生物技术
2
2.2现代信息技术
2
2.3激光技术
1
2.4新材料技术
2
2.5新能源技术
1
2.6空间与海洋技术
1
2.7环境科学技术
1
3.1工程图学基础
2
3.2工程力学
1
3.3工程材料
1
3.4机械设计与制造基础
4
3.5先进制造技术
4
4.1科技的社会功能
1
4.2二十世纪科技的发展与创新
1
4.3科教兴国
1
4.4科技进步与可持续发展
1
4.5科学技术与人文社会科学
1
课?时?合?计
32
编写负责人:审核人:部门主管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