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生物技术概论》课程教学大纲.docx精选.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现代生物技术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一、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 Z033144 课程名称: 现代生物技术概论
英文名称: 课程性质: 选修课
总 学 时: 36 学 分: 2
适用对象:生物科学专业本科二年级 先修课程: *
二、编写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
本课程是高校生物科学的专业课。
本课程的目标任务是:
本课程教学将采用理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1个学期,分为《生物技术总论》、《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酶工程》、《蛋白质工程》、《生物技术与农业》、《生物技术与食品》、《生物技术与人类健康》、《生物技术与能源》、《生物技术与环境》和《生物技术发明创新保护与生物安全性》部分。本课程重点是了解现代生物技术的基本概念、术语、基础理论和基本技术,以及在科技教育、科学研究和生产领域中的应用,使学生全面掌握现代生物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术,并与相关学科有机衔接,使其融会贯通,进一步系统化而形成完整的知识和技术体系;难点是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和酶工程的相关理论基础和技术手段。
《现代生物技术概论》的重点章节是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难点章节是第二章、第三章、第五章、第六章。
(四)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
《现代生物技术概论》专业选修课教学以理论教学法为主,结合多媒体等教学辅助手段,加强学生理解和记忆课程内容。在加强基础知识的同时,采用课堂PPT的教学方法。在课堂讲授过程中,适时提出一些问题与学生开展讨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促进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学习,可根据讲授内容安排习题课,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五)实践环节
本课程为通识课,暂无实践环节。
(六)教学时数分配表
《现代生物技术概论》教学时数分配表
教学内容 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采用何种多媒体教学手段 章节 主要内容 讲授 实验 讨论 习题 课
外 其它 小
计 1 2 PPT 2 基因工程 5 5 PPT 3 细胞工程 4 4 PPT 4 发酵工程 3 3 PPT 5 酶工程 3 3 PPT 6 蛋白质工程 3 3 PPT 7 生物技术与农业 3 3 PPT 8 生物技术与食品 2 2 PPT 9 生物技术与环境 3 3 PPT 10 生物技术与能源 2 2 PPT 11 生物技术与人类健康 3 3 PPT 12 生物技术发明创新保护与生物安全性 3 3 PPT 合计 36 (七)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
生物学通过学习,
(八)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教材
参考书:
(九)说明
平时成绩15%,考查成绩70%(主要考察理论知识作业15%。
三、教学内容纲要
《现代生物技术概论》教学内容纲要
第一章 绪论 (2学时)
一、教学内容
1. 生物技术的含义、特点和特征
2. 生物技术的发展史
3. 生物技术各项技术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4.生物技术的应用领域及其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
第二章 基因工程(5学时)
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基因工程的基本概念、理论、步骤和技术,熟悉主要工具酶的作用机理和用途;
明确基因载体的作用和用途,理解基因分离克隆的策略和基本方法;
掌握PCR、载体构建、外源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和重组子筛选鉴定等技术,并对基因工程的应用及其发展方向有一定的认识。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基因工程概述 基因工程概念,理论依据,主要操作步骤。(0.5学时)
第二节 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DNA、RNA的结构特点和功能;基因的结构元件、中心法则;DNA和RNA的提取、纯化和电泳鉴定方法。(1学时)
第三节 基因工程工具酶 限制性内切酶的反应机制及用途;DNA连接酶的催化机理和用途;核酸聚合酶的催化机理和用途;常用修饰酶的作用机制和用途。(1学时)
第四节 基因克隆载体 基因克隆载体的概念,质粒载体的特性和作为载体应具备的条件(举例);λ噬菌体的特性、噬菌体载体的类型和包装限制;柯斯质粒载体的特性和用途;克隆载体和表达载体的区别。(0.5学时)
第五节 目的基因的克隆 目的基因的来源(基因文库和cDNA文库);获得目的基因的途径和主要方法,PCR反应的原理、反应体系和条件。(0.5学时)
第六节 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受体细胞;重组DNA导入受体细胞的途径。(0.5学时)
第七节 重组克隆的筛选与鉴定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