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四单元第十二课时_整理和复习(一)[1].ppt

发布:2022-04-19约2.32千字共2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判断下面各题中两种量成什么比例: 1、工作总量一定,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 2、A=8B,A和B。 3、平行四边形的底一定,面积和高。 4、长方形的面积一定,长和宽。 4、比例尺 (1)在太阳的照射下,测出自己的身高和影子长。 (2)再测出电线杆的影子长。 (3)用正比例解决问题的方法求出电线杆的高度。 12.在一幅比例尺为1 : 2000000的地图上,量的甲、乙两地距离为5厘米,在比例尺为1 : 2500000的地图上,甲、乙两地距离是多少厘米? * 整 理 和 复 习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 比例 比例的意义 比例的基本性质 正比例和反比例 比例尺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本单元知识梳理 解比例 用比例解决问题 判断能否成比例 1、什么叫做比? 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2、什么叫做比例? 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1、比例的意义 根据比例的意义可以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2 6︰10 = 9︰15 20︰5和1︰4不能组成比例 1、比的基本性质是什么? 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2、比例的基本性质是什么? 在比例里,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 3、比和比例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2、比例的基本性质 比 比例 意义 各部分名称 基本性 质 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 个数的比. 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 叫做比例. 0.9∶0.6 = 1.5 前项 后项 比值 5 ∶ 6 = 20∶24 内项 外项 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上或者同时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0.9∶0.6=9∶( ) =3∶( ) 6 2 在比例里,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 5∶6 = 20∶24 ( )×( )=( )×( ) 5 24 6 20 2 1、 1、 2、把下面的等式改写成比例。 3×40 = 8×15 3︰8 = 15︰40 a×3 = b×4 a︰b = 4︰3 1、什么叫解比例?依据是什么? 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解比例的依据是比例的基本性质。 解比例 = 6 2 x 7 2、解比例 2 1、成正比例的量 ①两种相关联的量②比值一定 关系式: 2、成反比例的量 ①两种相关联的量②积一定 关系式: x y= k (一定) 3、判断两种量成正比例还是成反比例的方法。 如果比值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积一定就成反比例。 (一定) 3、正比例和反比例 正、反比例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不同点 相同点 反比例 正比例 1、变化的方向相同,一种量扩大或缩小,另一种量也扩大或缩小。 都是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随着另一种量变化。 1、变化的方向相反,一种量扩大(缩小),另一种量反而缩小(扩大)。 2、相关联的两个量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商)一定。 2、相关联的两个量相对应的两个数的乘积一定。 3、关系式: 3、关系式: 两种量 不相关联 相关联 加的关系 减的关系 乘的关系 除的关系 →不成比例 →不成比例 →不成比例 积一定 商(比值)一定 →成反比例 →成正比例 反比例 正比例 正比例 反比例 1、小红8分钟走了500米,照这样的速度,她从家里走到学校用了14分钟,小红家离学校大约多少米? 用比例解决问题 2、用边长是15厘米的方砖给教室铺地, 需要2000块。如果改用边长25厘米的方砖铺地,需要多少块? . . . . . . . . . . . . . . . . 3、一种糖水,糖和水按照1∶150配制的;现有糖100克,可以配制这样的糖水多少克? 糖和糖水的比是( )︰( ) 1 151 4、一个服装厂加工一批西服,原计划40人 做,15天完成。现在要想提前3天完成, 需要增加多少人? 解:设需要增加X人。 40×15 (X+40)×(15-3) = (X+40)×12= 600 X=10 答:需要增加10人。 . . . . . . . . . (1)数值比例尺 (2) 线段比例尺 1、什么是比例尺? 一幅图的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 2、比例尺有哪几种? 比例尺= 图上距离= 实际距离= 图上距离 实际距离 实际距离×比例尺 图上距离÷比例尺 ★ ★ ★ 0 10 20 30米 看着这个线段比例尺,你能理解 它的意思吗?说说看。 1、 2、 A城到B城的实际距离是12km,画在比例尺为1:100000的图纸上,应画多少厘米? 在一幅地图上,用2厘米表示实际距离 12千米,这张地图的比例尺是多少? 2厘米 :12千米 答:这张地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