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拨一拨》教学设计.docx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拨一拨》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让学生认识计数单位千万,理解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制关系。
-能够正确数出1000以内的数,掌握数的组成,会读写1000以内的数。
-学会用算盘表示1000以内的数,了解算盘的基本构造和用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操作计数器、算盘等教具,经历数数、拨数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数感和动手操作能力。
-在探索数的组成和读写方法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合作交流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认识计数单位千万,理解相邻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制关系。
-掌握1000以内数的组成、读写方法及算盘的用法。
2.教学难点
-拐弯处的数数,如接近整百、整千时的数数。
-理解数的位值意义,正确读写中间或末尾有0的数。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操作法、讨论法相结合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复习旧知
-提问:同学们,我们之前学过哪些计数单位?(个、十、百)
-请学生在计数器上拨出23、56、100,并说一说每个数的组成。
-小结:一个一个地数,10个一是十;一十一十地数,10个十是一百。
2.情境导入
-课件展示体育馆的图片,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哪里吗?在体育馆里可以举行什么活动呢?
-课件呈现体育馆座位的场景,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体育馆里能坐很多很多人,那你们猜猜这里大约能坐多少人呢?比我们之前学过的100人多得多,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比100更大的数。
(二)探究新知
1.认识计数单位千
-课件展示一个一个地数小方块的动画,数到10个时,将10个小方块拼成一条,表示1个十。
-一十一十地数小方块,数到10条时,将10条小方块拼成一板,表示1个百。
-一百一百地数小方块,数到10板时,引导学生思考:这么多小方块合起来是多少呢?有没有一个新的计数单位来表示它呢?
-讲解:10个一百是一千,千是比百更大的计数单位。
-在计数器上演示:在百位上拨9个珠子,再拨1个珠子,满十向千位进一,千位上拨1个珠子,百位上是0,让学生观察并理解满十进一的道理。
-请学生在计数器上从一百开始,一百一百地数,数到一千,感受计数单位千的形成过程。
2.认识1000以内数的组成
-出示计数器,在千位上拨2个珠子,百位上拨3个珠子,十位上拨4个珠子,个位上拨5个珠子。
-提问:这个数是由几个千、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引导学生回答:2个千、3个百、4个十和5个一组成的数是2345。
-让学生在计数器上拨出不同的数,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数的组成。
3.1000以内数的读写
-写数
-以2345为例,讲解写数方法:从高位写起,几千就在千位上写几,几百就在百位上写几,几十就在十位上写几,几个就在个位上写几。
-强调:如果哪一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占位。
-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写出321、406、780等数,教师巡视指导,纠正写法错误。
-读数
-出示2345,引导学生读数:从高位读起,千位上是几就读几千,百位上是几就读几百,十位上是几就读几十,个位上是几就读几。
-强调:中间有一个0或两个0,只读一个零;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
-让学生读出408、500、670等数,同桌之间互相检查读数情况。
4.认识算盘
-介绍算盘的历史和构造
-课件展示算盘的图片,简单介绍算盘是我国古代的伟大发明之一,至今仍在使用。
-讲解算盘各部分的名称:框、梁、档、上珠、下珠。
-算盘表示数的方法
-强调:算盘上一个下珠表示1,一个上珠表示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