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幽门螺杆菌共识报告_培训课件.ppt

发布:2016-12-02约3.58千字共2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四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 共识报告 由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分会幽门螺杆菌(Hp)组于2012年4月26日-27日在江西井冈山召开,就以下三大主题进行学术交流 : (1)Hp根除治疗适应证 (*)Hp感染的监测 (3)Hp根除治疗 幽门螺杆菌特性 1982年澳大利亚学者Marshall(马歇尔)和Warren(沃伦)首次从人胃黏膜组织中分离出幽门螺杆菌(Hp),Hp是螺杆菌属的代表菌种,螺杆菌属共有23个菌种。Hp与胃窦炎、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胃腺癌和胃黏膜相关B细胞淋巴瘤(MALT)的发生关系密切。 Hp是一种单极、多鞭毛、末端钝圆、螺旋形弯曲的细菌,菌体长约2-4um,宽约0.5-1.0um,只有一条环状染色体。Hp是微需氧菌,生长时需CO2,营养要求高,在动物血清或血液中培养,适宜生长温度37℃,PH值为6-8时繁殖最活跃。 Hp其生化反应不活泼,不分解糖类,过氧化氢酶和氧化酶阳性,尿素酶丰富,可迅速分解尿素释放氨,是鉴定Hp的主要依据之一。Hp生长于胃粘膜深层,传染源主要是人,传播途径主要是粪-口、口-口途径。 第一部分 Hp根除治疗适应证 1、消化性溃疡:是根除Hp最重要的适应证,根除Hp可促进溃疡愈合,显著降低溃疡复发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 2、胃粘膜相关淋巴样组织(MALT)淋巴瘤:是一种少见的恶性肿瘤,80%以上Hp阳性的早期、低级别胃MALT淋巴瘤根除Hp后可获得完全应答,根除Hp已成为Hp阳性低级别胃MALT淋巴瘤的一线治疗方法; 第一部分 Hp根除治疗适应证 3、Hp阳性慢性胃炎伴消化不良:可等同于Hp阳性的非溃疡性消化不良或功能性消化不良,这是因为Hp感染者几乎均有慢性胃炎,一些国际性共识多将非溃疡性消化不良作为Hp根除指征,根除Hp可使1/12~1/5的Hp阳性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症状得到长期缓解,这一疗效优于其他任何治疗; 第一部分 Hp根除治疗适应证 4、慢性胃炎伴胃粘膜萎缩、糜烂:Hp感染者中最终有<1%发生肠型胃癌,萎缩和肠化生是由非萎缩胃炎向胃癌演变过程中重要的病变阶段。根除Hp预防胃癌的最佳时机是在萎缩、肠化生发生之前,使萎缩发展减慢或停止,并有可能使部分萎缩得到逆转; 第一部分 Hp根除治疗适应证 5、长期服用质子泵抑制剂(PPI):Hp感染者长期服用PPI可使胃炎类型发生改变,从胃窦为主胃炎发展为胃体为主胃炎。这是因为服用PPI后胃内PH值上升,有利于Hp由胃窦向胃体位移,使胃癌发生的危险率增加; 第一部分 Hp根除治疗适应证 6、胃癌家族史:均大多数胃癌的发生是Hp感染、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根除Hp可消除胃癌发病的重要因素; 7、计划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在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前根除Hp可降低十二指肠溃疡发生的风险; 推荐的根除Hp适应证和推荐强度 Hp阳性疾病 强烈推荐 推荐 1消化性溃疡(不论是否活动和有无并发症) 2胃MALT淋巴瘤 3慢性胃炎伴消化不良 4慢性胃炎伴胃粘膜萎缩、糜烂 5早期胃肿瘤已行内镜下切除或胃次全切除 6长期服用PPI 7胃癌家族史 8长期服用NSAIDs(包括低剂量阿司匹林) 9不明原因的缺铁性贫血 10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11其他Hp相关性疾病 √ √ √ √ √ √ √ √ √ √ 第二部分 Hp感染的检测方法 包括侵入性和非侵入性两类,侵入性方法依赖胃镜活检,包括快速尿素酶试验(RUT)、胃粘膜直接涂片染色活检、胃粘膜组织切片染色镜检、细菌培养、基因检测方法。 非侵入性检测方法不依赖胃镜检查:包括13C或14C-UBT(尿素呼气试验)、HPSA检测(Hp单克隆和多克隆抗体检测两类)、血清Hp抗体检测等。 第二部分 Hp感染的检测方法 Hp感染的诊断: 符合下述三项之一者可判断为 Hp现症感染:1、胃粘膜组织快速尿素酶试验(RUT)、组织切片染色或细菌培养任何一项阳性; 2、13C或14C-UBT阳性; 3、HpSA检测(经临床验证的单克隆抗体法)阳性。血清Hp抗体检测阳性提示曾经感染,从未治疗者可视为现症感染。 第二部分 Hp感染的检测方法 Hp感染根除治疗后的判断: 应在根除治疗结束至少4周后进行,首选UBT,符合下述三项之一可判断为Hp根除:1、13C或14C-UBT阴性; 2、HpSA检测阴性; 3、基于胃窦、胃体两个部位取材的RUT均阴性; 第三部分 Hp根除治疗 1、我国Hp感染在成人中占40%~60%推荐用于根除治疗的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