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互通立交软基填施工方案.doc

发布:2018-06-11约4.15千字共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目 录 第1章 编制依据 2 第2章 工程概况 2 第3章 具体施工方案 2 3.1 利用隧道弃碴换填 2 3.1.1 施工方法 2 3.1.2 施工工艺 3 3.1.3 技术要求及检测 4 3.1.4 质量控制措施 4 第4章 安全文明施工与环境保护措施 5 4.1 安全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5 4.1.1 严格遵守相关规定 5 4.1.2 加强施工现场安全教育 5 4.1.3 事故报告制度 6 4.1.4 施工机械的安全控制措施 6 4.2 环境保证措施 7 4.2.1 防水排水措施 7 4.2.2.防冲刷与淤积措施 7 4.2.3 废料废方的处理措施 7 4.2.4 防止水污染措施 7 4.2.5 防止粉尘、废气污染措施 7 4.2.6 防止噪音污染和光污染措施 7 4.2.7 对农田及耕地的保护措施 8 第1章 编制依据 本施工组织方案为广梧高速公路河口至平台段第十五合同段建城互通立交软基换填施工方案。编制依据为: 1、广梧高速公路河口至平台段第十五合同段两阶段施工设计图纸; 2、交通部颁现行公路设计、施工规范,技术标准及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以及国家颁发的相关施工规范和验收标准; 3、当地的水文、气象及本工程地质资料; 4、项目部现场勘察情况和调查资料; 5、国家和当地法令、法规具体规定,充分尊重当地生活习俗、惯例等; 6、业主对本工程的质量和工期等要求; 7、项目部现有的施工技术水平。 第2章 工程概况 本段位于郁南县建城镇,本段平面线路设计采用整体式路基,建城互通匝道共五条。本段主线起讫桩号为K104+350~K105+600,主线长1.25Km,全线按双向四车道全封闭、全立交方式建设。本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湿润多雨,每年3~7月份为雨季,雨季较长,雨量充沛,给施工带来了诸多不利条件 施工工艺 1)、施工准备:施工放样,确定需进行原地面处理或者是换填的范围,并开挖纵横向排水沟排除路基内的积水,做好临时排水沟,晾干后方可施工。在开工前对现场需处理范围、深度进行复查,备足换填材料。 2)、对于需换填处理的情况采用机械挖除换填深度内表层部分土层,直至高于设计换填深度30cm处,再由人工清除剩余软土层,达到设计标高;采用自卸汽车将挖除的土壤运至指定的弃土场。对于原地面处理的情况,采用推土机推除表层需清除的松软土、腐植土、植被等,斜坡陡于1:5的地段,采用人工划定台阶范围,挖土机进行开挖,形成台阶,沿线路横向台阶宽度、高度符合设计要求,纵向台阶宽度不小于2m。 3)、换填施工采用自卸汽车运输换填料进场,后倾法卸料,推土机进行初摊铺,平整,压路机碾压。避免自卸汽车直接驶上原位土层,对其造成扰动。 4)、根据换填层所处路堤部位进行相应的质量检验。在原地面处理之后应对地基承载力进行核查,确认满足设计要求,不符合设计要求者,报监理单位确认后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3.1.3 技术要求及检测 1)、换填分层压实质量应根据换填料种类及换填所处路堤部位进行相应的压实质量检测控制。 2)、换填顶面高程、横坡应符合下表的要求。 表1.1.3.2 换填顶面高程、横坡检允许偏差及检验要求 序号 检验项目 允许偏差 施工单位检验数量 检验方法 1 顶面高程 +10,-5mm 沿线路纵向每200m抽样检验4处 水准仪测 2 横 坡 ±0.3% 沿线路纵向每200m抽样检验4个断面 水准仪测 3)、换填地基位置允许偏差、检验数量及方法应符合设计及规范的要求。 4)、原地面处理完毕后,应根据设计要求或者验收标准的要求对处理后的地基进行验收检测,且应对开挖的台阶宽度、高度等进行检查验收。 5)、换填基坑坡脚线位置的允许偏差为-50 mm,采用全站仪在每个换填基坑沿线路纵向及横向各抽样检验4处。 6)、原地面处理前,应对地基地质条件进行核查,路堤地基条件应符合设计文件,施工单位通过静力触探等方法沿线路纵向每100m检验2点。 7)、原地面处理后的外观应满足如下要求: A 基底无草皮、树根等杂物,无积水; B 原地面基底密实、平整,坑穴处理彻底,无质量隐患; C 地面横坡符合设计要求。 3.1.4 质量控制措施 1)、严格控制换填所用填料,其种类及技术条件应符合设计要求。 2)、原地面处理及松软土开挖换填范围必须满足设计要求,必要时适当向外扩大30~50cm,确保路基基底范围全部换填。 3)、开挖前后应对地质条件进行核对,对于在换填范围内发现的对换填施工有影响的洞穴、墓穴等,或在开挖后发现底部的地质条件不满足设计要求等情况,应向设计单位进行反馈,采取措施处理。 4)、在采用机械施工的情况下,应预留底部30~50cm的土层人工清理,尽量减少对下伏土层的扰动。 5)、当软土底部起伏较大时,设置台阶,分层填筑。 6)、安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