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冠状动脉造影的临床应用.ppt

发布:2017-12-06约3.74千字共4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冠状动脉造影的临床应用 由于对冠状动脉造影认识不足, 甚至畏惧,致使普及程度还不高; 临床对冠心病的诊断多是依靠临 床表现推断,主观性较强,准确 率不高。 对有心慌、心悸、胸闷、胸背痛、胸前区隐痛及/或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的患者,如果是中老年人,就很可能给病人戴上“冠心病”的帽子,既缺乏依据,用药也无针对性,也不符合当今循证医学发展的要求。 随着对冠心病的认识和诊疗水平不断提高,尤其冠心病的介入检查与治疗的突飞猛进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患者接受这种检查和治疗。 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冠心病的一个“金指标”。 1945年最早采用非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 1950年Zimmerman医生以及同事经尺动脉切开插入导管,完成了世界上首例逆行左心导管术; 1958年Sones医生通过切开肱动脉逆行插入导管,进行了首例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 1967年Judkins和Amplatz医生相继开展了逆行经皮经股动脉穿刺插入特制成形导管进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 1973年首次在我国开展冠状动脉造影 ; 冠状动脉造影适应症 A 无症状患者 1、非侵入性检查发现高危冠心病的根据,如左主干病变、多支血管病变、左室功能受损 2、患者的职业对其他人的安全有影响,如飞行员、汽车司机、消防队员、警察、运动员等 3、可疑冠心病患者复苏成功后 冠状动脉造影适应症 B 有症状患者 1、? 药物、PTCA、溶栓或搭桥手术治疗效果不好的患者 2、? 不稳定心绞痛 3、? 变异性心绞痛 4、? 心绞痛合并下列情况者: a、? 非侵入性检查发现高危冠心病的根据 b、? 同时有心肌梗死、高血压的历史和心电图ST-T改变 c、? 不能耐受药物治疗 d、? 基于职业和生活习惯的考虑 e、? 反复不明原因的肺水肿 5、? 有心绞痛或非侵入性检查发现心肌缺血证据的患者在实 施血管手术前 6、? 心肺复苏成功,但没有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 冠状动脉造影适应症 C 不典型胸痛 1、? 心电图和核素负荷试验提示高危冠脉病 变 2、? 怀疑冠脉痉挛 3、伴有左心功能不全的症状或征象 冠状动脉造影适应症 D 急性心肌梗死恢复期 1、? 休息或轻微活动后出现心绞痛 2、? 左心功能不全、特别是伴有反复心肌缺 血或明显的室性心律失常 3、? 非侵入性检查发现心肌缺血证据 4、非Q波心肌梗死 冠状动脉造影适应症 E 瓣膜疾病 1、? 欲施行瓣膜手术,胸部不适,心电图提 示冠心病 2、35岁男性患者,绝经后的女性患者欲 施行瓣膜手术 冠状动脉造影适应症 F 先天性心脏病 1、? 有冠心病症状或征象的患者 2、? 怀疑冠脉畸形 3、40岁的男性患者,绝经后的女性患者欲 施行根治手术 冠状动脉造影适应症 G 其他情况 1、? 主动脉病 2、? 无明显原因的、收缩功能正常的左心衰竭 3、35岁的男子会绝经后的女性肥厚型心肌 病患者伴心绞痛,药物治疗无效欲实施 手术 急症冠状动脉造影适应症 1??? 不稳定心绞痛反复发作,已成为梗死前兆 2????急性心肌梗死需要立即行急诊PTCA术或冠状动脉搭桥术 3??急性心肌梗死后反复发作的胸痛、心律失常,用药物难以控 制,需立即行PTCA术或搭桥术 4?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乳头肌断裂、二尖瓣返流、室间隔穿孔、心源性休克,需立即行外科手术,术前对冠状动脉情况了解 5??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后,冠状动脉血流恢复的评价或拟行挽救性PTCA术者 6??? 血管重建术后疑有冠状动脉内亚急性血栓形成者 7 剧烈胸痛不能与急性心肌梗死鉴别,为防止盲目溶栓而无端造成出血并发症,需立即行诊断行冠状动脉造影者。主要指胸痛伴束支传导阻滞、巨大倒置T波、ST段抬高或降低等心电图异常情况。如Q波性心肌炎、心肌病、部分高血压伴心肌病、X综合症、神经官能症等 冠状动脉造影禁忌症 1、? 不能控制的严重充血性心力衰竭 2、? 严重肝、肾功能障碍 3、? 发热及感染性疾病 4、? 碘制剂过敏者 5、? 急性心肌炎 6、? 凝血功能障碍着 7、? 低钾血症 8、预后不好的心理或躯体疾病 冠状动脉造影相对禁忌症 1、? 不能控制的严重充血性心力衰竭 2、? 严重肝、肾功能障碍 3、? 发热及感染性疾病 4、? 碘制剂过敏者 5、? 急性心肌炎 6、? 凝血功能障碍着 7、? 低钾血症 8、预后不好的心理或躯体疾病 药品准备 注射剂: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利多卡因、阿托品、硝酸甘油、心律平、多巴胺、间羟胺、可拉明、回苏灵、洛贝林、西地兰、速尿、地塞米松、杜冷丁、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