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补体系统-免疫学.ppt

发布:2017-06-02约7.7千字共6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C5 b C6 C7 C8 C 9 C 9 C 9 C 9 C 9 C 9 C 9 C 9 C 9 末端通路——MAC插入胞膜 MAC的 结构 攻膜复合体结构示意图 MACs 造成的细胞膜损伤 C5b+C6+C7+C8+nC9 = MACs 补体系统激活途径 三种途径的比较 经典途径 MBL途径 旁路途径 参与的 C1~C9 C2~C9 C3,C5~C9,B因子, 补体成分 D因子, P因子 C3转化酶 C4b2a C3bBb 生物学作用 Ab,参与特异性体液免疫的应答阶段 ,在感染后期发挥作用 参与非特异性免疫感染早期发挥作用 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在感染早期发挥作用 激活物质 Ag-Ab复合物 病原微生物表 细菌、真菌、 面的糖结构 病毒感染细胞 C5转化酶 C4b2a3b C3bBb3b 起始分子 C1q C2、C4 C3 第三节 补体的生物学功能 *细胞溶解作用 *调理吞噬作用 *炎症介质作用 *清除免疫复合物 *调节免疫应答 补体的生物学作用 补体杀伤大肠杆菌的电镜照片 a、活的大肠杆菌 b、c、被补体杀伤的大肠杆菌 1、细胞毒作用 实际意义:A. 抗感染; B. 自身免疫病 2、补体的免疫调理作用 抗感染 实际意义 : 3. 炎症介质作用 A. 过敏毒素作用: 过敏毒素( C5a、C3a、C4a ) ? 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C5aR、C3aR C4aR ) ? 释放活性介质(如;组胺、白三烯及前列腺素等) ? 过敏反应。 B. 激肽样作用 C2a、C4a ?血管通透性增加?炎性渗出和水肿 C. 趋化作用: 趋化因子: C5a、C3a C5a ? 中性粒细胞向感染部位聚集 ? 炎症反应。 4. 清除免疫复合物 ①免疫黏附 Ag-Ab复合物(可溶性)? C3b或C4b ? 与血细胞(如红细胞、血小板)CR结合 ?运送至肝脏和脾脏? 吞噬清除。 ② C3b与Ig结合?降低抗体Fab与Ag间亲和力?抑制IC形成 ③ C3b插入IC?解离已形成的IC * C3b与红细胞表面CR1结合 →运送至肝脏清除。 Jules Bodet (1870-1961), Discoverer of Complement 19世纪末,在发现抗体后不久,Bordet 通过霍乱弧菌溶菌实验发现,新鲜血清中存在一种不耐热的成分,可辅助特异性抗体介导的溶菌作用。 Ehrlich 同时独立发现了类似现象,他认为这种因子是抗体发挥溶细胞作用的必要补充条件,故将其命名为补体 第一节 概述 羊抗血清 +霍乱弧菌 细菌裂解 加热的羊抗血清+霍乱弧菌 细菌裂解 不能 无抗体的新鲜血清 + 细菌裂解 不能 霍乱弧菌溶菌实验: 推测结论 新鲜血清中存在一种帮助抗体溶解细菌的成份 2. 这种成份化学性质不稳定,受热易分解 补体(complement)的定义 是存在于人或动物血清中的一组不耐热、经活化后具有酶活性的蛋白质,是抗体溶菌作用的必要补充。 56℃,30分灭活 (一) 补体系统的组成 1.补体的固有成分: 存在于血浆及体液中,参与补体激活的 蛋白质 经典途径的C1q、C1r、C1s、C2、C4; 旁路途径的B因子、D因子、 P因子; MBL途径的MBL、FCN(纤维胶原素)、MASP(MBL相关丝氨酸蛋白酶); 补体活化的共同组成部分C3、C5~C9。 2.补体调节蛋白: C1抑制物、I因子、H因子、C4结合蛋白(C4BP)等 3.补体受体: CR1~CR5、C3aR、C2aR、C4aR等。 (二) 补体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