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夏天里的成长》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Word版(统编版).docx
16《夏天里的成长》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Word版(统编版)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16《夏天里的成长》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Word版(统编版)
教材分析
《夏天里的成长》选自统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课本。本课以夏天为背景,描绘了大自然在夏天里的生机勃勃,引导学生感受自然之美,同时通过夏天里万物生长的景象,教育学生珍惜时间,努力成长。本课内容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六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审美需求。
核心素养目标
1.提升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通过品读文本,感受夏天的特点。
2.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引导学生欣赏自然之美。
3.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体会夏天的文化内涵。
4.强化学生的思维发展与提升,通过思考夏天里万物生长的哲理。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①理解文本中夏天自然景象的描绘,体会作者对夏天的喜爱之情。
②学习并运用文本中的修辞手法,如拟人、比喻等,丰富自己的语言表达。
2.教学难点,
①深入理解文本中夏天生长的哲理,将其与学生的成长经历相结合,引导学生思考个人成长的意义。
②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学生的交流表达能力。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夏天里的成长》课文。
2.辅助材料:准备与夏天自然景象相关的图片、视频,以及展示修辞手法的示例。
3.教学工具:准备黑板或投影仪,用于展示文本内容和多媒体资源。
4.教室布置:设置分组讨论区,方便学生进行合作学习。
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5分钟)
目标:引起学生对夏天的兴趣,激发其探索欲望。
过程:
开场提问:“你们喜欢夏天吗?为什么?”
展示一些关于夏天的图片或视频片段,如夏日的海滩、田野等,让学生初步感受夏天的魅力或特点。
简短介绍夏天的基本特征,如气温、自然景象等,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2.夏天基础知识讲解(10分钟)
目标:让学生了解夏天的基本特征、自然景象和生长规律。
过程:
讲解夏天的定义,包括其主要气候特征和自然现象。
详细介绍夏天的气温变化、植物生长特点等,使用图表或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
3.夏天案例分析(20分钟)
目标: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夏天的特性和重要性。
过程:
选择几个典型的夏天案例进行分析,如夏天的农事活动、夏天的节日等。
详细介绍每个案例的背景、特点和意义,让学生全面了解夏天在人类文化中的地位。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案例对实际生活或学习的影响,以及如何利用夏天的特点进行活动安排。
4.学生小组讨论(10分钟)
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与夏天相关的主题进行深入讨论,如“夏天的饮食”、“夏天的运动”等。
小组内讨论该主题的现状、挑战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准备向全班展示讨论成果。
5.课堂展示与点评(15分钟)
目标: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加深全班对夏天的认识和理解。
过程:
各组代表依次上台展示讨论成果,包括主题的现状、挑战及解决方案。
其他学生和教师对展示内容进行提问和点评,促进互动交流。
教师总结各组的亮点和不足,并提出进一步的建议和改进方向。
6.课堂小结(5分钟)
目标: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夏天的意义。
过程:
简要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包括夏天的基本特征、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
强调夏天在自然和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和意义,鼓励学生关注夏天的自然现象和文化活动。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观察并记录夏天的自然景象,撰写一篇观察日记,以巩固学习效果。
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夏天的自然现象:介绍夏天的气候特征,如高温、雷雨、台风等,以及这些现象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夏天的动植物:探讨夏天特有的动植物种类,如蝉、蛙、荷花等,以及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夏天的文化节日:介绍与夏天相关的传统节日,如端午节、夏至等,以及这些节日的习俗和意义。
-夏天的农事活动:讲解夏天农作物生长的特点和农事活动,如插秧、收割等,以及这些活动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
2.拓展建议:
-观察日记:鼓励学生记录夏天的自然景象,如日出日落、云彩变化、植物生长等,培养观察能力和写作能力。
-夏天摄影展:组织学生进行夏天的摄影活动,捕捉夏天的美丽瞬间,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摄影技巧。
-夏天诗词朗诵会:让学生搜集夏天的诗词,进行朗诵,感受古人对夏天的描绘和情感表达。
-夏天科学小实验:设计一些简单的科学实验,如制作冰花、观察蚂蚁搬家等,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夏天手工艺品制作:引导学生利用夏天特有的材料,如荷叶、玉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