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管理心理学课件第八讲_群体心理与管理.pdf

发布:2019-03-19约7.48千字共3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八讲 群体心理与管理  目的  1、了解群体心理的基本知识  2、掌握群体思维的特征与化解  3、团队及建设 课堂思考1:  问题:  1、你在日常生活中,很在意别人的看法 吗?是否为别人的看法而改变自己的行 为?  2、若“是”,思考为什么?  3、若“不是”,原因又是什么? 课堂思考2:  运动中的群众有智慧吗?  为什么? 群氓的特点  暴力、无意识和非理性  弗罗姆认为,人有自由的特性,而自由 带来孤独。  “群体” (mass)或“ 民众” (crowd )  莎士比亚:这是时代的苦难,这是个疯 子给瞎子领路的时代。 古斯塔夫·黎朋的“群氓心理律” (1)群体生活使个体的意识失去其个性,导致他们行为 的被诱性、从众性和传染性。 (2)传染和暗示能使个体的思想和情感趋于群体关注的 方向,使个体表现出将其接受的思想和情感立即付之行动 的倾向。这种倾向缺乏深思熟虑,显得十分率直。 (3)群体成员对于某种信念和理想,要么全盘接受,要 么全盘否定。加上情感的驱使,甚至会形成一种“天下没 有做不到的事” 的观念。 (4)群众确信的东西必定有其宗教形式。凡是群众确信 的东西都具有盲从、不容异己等特征。这也就是为什么有 些群众对其崇拜的人物不愿改变信奉的原因所在。 (5)要使一种理论或政策被群众所接受,可以采取“年年 讲、月月讲、天天讲” 的策略。 一、群体的含义  1、定义:群体是指通过一定的社会关系而结合起来的 共同活动、相互作用的集体,是人们社会生活的具体 单位。  2、群体的要素:活动、相互作用和情感。  3、群体的主要特征表现为:  (1)至少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组成; (2)群体成员在心理上彼此意识到对方,相互影响; (3)群体成员有共同的目标、共同的利益; (4 )群体成员有共同的规范。  勒庞说:自觉的个性丧失,情感及思想转向别的方 向,是群体的特征。集体心理。  群体的另外概念:  1、定义:组织中的群体是两人或两人以 上的集合体,他们遵守共同的行为规 范、在情感上互相依赖、在思想上互相 影响,而且有着共同的奋斗目标。  2、内涵:〈1〉行为规范〈2〉思想上相互 影响〈3〉分工协助、有共同的目标。  3、、群体的组成要素:〈1〉活动〈2〉相 互作用〈3〉感情(情绪) 4、个人与群体的关系 人们加入群体是要完成某项任务或是 要满足自己的社会需要。具体说来,人 们在群体中可以获得如下需要和满足。 ①安全需要。 ②情感需要。 ③尊重和认同需要。 ④完成任务的需要 二、群体的分类  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  大群体、小群体;  开放群体、封闭群体。 三、群体的形成过程  1、任务(成员)  2、任务认知和解释  3、群体性心理,成为心理意义上的群 体。  4、激励和效率。  5、解体。 四、群体心理机制:个体  1、生存的依托。  2、认识参照。  3、满足心理需求。  4、情境化情绪影响:暗示、模仿、感染、去 人格化。  5、人的行为的制度化制约。  根本是人的社会属性。 五、群体心理机制:群体  1、群体规范  (1)强制性的维系作用。 如纪律:自主与他向的。  (2)认识标准化及方向作用。  2、群体心理压力。当一个人在群体中与多数人的意见 有分歧时,会感到群体的压力。有时这种压力非常 大,会迫使群体的成员违背自己的意愿产生完全相反 的行为。社会心理学中把这种行为叫做“顺从或“从 众,(conformity)。  3、目标、效率影响——助长或致弱。群体效应,三个 和尚没水喝。 六、群体心理机制:过程  古斯塔夫·勒庞 (Gustave Le Bon, 1841-1931),法国社会心理 学家、社会学家,群体心理学的创始人。 代表作:《乌合之众: 大众心理研究》出版于 1895 年。  人群集时的行为本质上不同于人的个体行为。他称为“群体精神统 一性的心理学定律” (law of the mental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