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专题01运动的描述匀速直线运动.doc

发布:2016-08-31约字共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专题01 运动的描述 匀速直线运动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目标:1.理解质点、位移、路程、时间、时刻、速度、加速度等概念; 2.掌握匀速直线运动的基本规律 本讲重点:1.位移、速度、加速度等概念 2.匀速直线运动的基本规律 本讲难点:理解概念的内涵,并运用基本概念解决、判断相关物理问题[来源:学#科#网Z#X#X#K] 1.时间与时刻的区别 2.速度和加速度的区别 3.速度与速率的区别 4.位移与路程的区别 5.匀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实际应用 第一课时 (二)疑难辩析 1、时间与时刻的区别 时刻:表示时间坐标轴上的点即为时刻。例如几秒初,几秒末,几秒时。时间:前后两时刻之差。时间坐标轴上为一线段。例如,前几秒内、第几秒内,0~4s末。列车时刻表,不能称为时间表。 3、速度与速率的区别 速度是位移与时间的比值。速率是瞬时速度的大小。速度是矢量,速率是标量。 平均速度是运动物体的位移和所用时间的比值,v = s/t(方向为位移的方向);平均速率是物体运动的路程与时间的比值,它的大小与相应的平均速度之值可能不相同。 4、位移与路程的区别 位移是矢量:由起点指向终点的有向线段。路程是标量:物体运动轨迹之长。一般情况下,物体的位移不等于路程,只有单一方向的直线运动,位移大小才等于路程。 二、高考要点精析 (一)参考系与物体的运动[来源:学科网] [来源:Z.xx.k.Com] 【例1】甲向南走100米的同时,乙从同一地点出发向东也行走100米,若以乙为参考系,求甲的位移大小和方向? 解析:如图所示,以乙的矢量末端为起点,向甲的矢量末端作一条有向线段,即为甲相对乙的位移,由图可知,甲相对乙的位移大小为m,方向,南偏西45°。 点评:通过该例可以看出,要准确描述物体的运动,就必须选择参考系,参考系选择不同,物体的运动情况就不同。参考系的选取要以解题方便为原则。在具体题目中,要依据具体情况灵活选取。下面再举一例。 ☆考点精炼 1.敦煌曲子词中有这样的诗句:“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其中“看山恰似走来迎”和“是船行”所选的参考系分别是 ( ) A.船和山 B.山和船 C.地面和山 D.河岸和流水 ☆考点精炼 2.在与x轴平行的匀强电场中,场强为E=1.0×106V/m,一带电量q=1.0×10-8C、质量m=2.5×10-3kg的物体在粗糙水平面上沿着x轴作匀速直线运动,其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是x=5-2t,式中x以m为单位,t以s为单位。从开始运动到5s末物体所经过的路程为 m,位移为 m。 (三)瞬时速度与平均速度的区别和联系 ☆考点点拨 瞬时速度:对应物体运动的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方向为物体的运动方向。 平均速度:对应物体运动的一段位移(一段时间)。平均速度的大小一般不等于初、末速的平均值。只有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平均速度的大小才等于初、末速的平均值。 【例4】某同学在百米比赛中,经50m处的速度为10.2m/s,10s末以10.8m/s冲过终点,他的百米平均速度大小为 m/s。 解析:该同学百米平均速度大小为m/s 答案:10 第二课时 (四)速度、速度的变化、加速度的区别和联系 ☆考点点拨 速度、速度的变化、加速度三者都是矢量。速度,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和方向;速度的变化描述物体速度的改变,是末速度与初速度的矢量差。加速度,描述速度变化的快慢。 速度大,说明运动得快,但加速度不一定大,如匀速飞行的飞机,加速度为零,速度的变化量大,加速度不一定大,可能发生这一变化用的时间更长。速度为零,加速度不一定为零,如物体竖直上抛运动到最高点时,速度为零,但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g。因此,速度、速度的变化、加速度三者之间没有必然联系。 物体加速还是减速,决定于速度与加速度的方向,加速度的大小只影响速度变化的快慢,不影响物体是加速还是减速。 【例5】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大小为4m/s,经过1s后的速度的大小为10m/s,那么在这1s内,物体的加速度的大小可能为___________,位移的大小可能为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速度、加速度的矢量性。经过1s后的速度的大小为10m/s,包括两种可能的情况,一是速度方向和初速度方向仍相同,二是速度方向和初速度方向已经相反。取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则1s后的速度为vt=10m/s 或vt =-10m/s 由加速度的定义可得m/s或m/s。 位移为:m或m 答案:6m/s或14m/s;7m或3m 点评:对于一条直线上的矢量运算,要注意选取正方向,将矢量运算转化为代数运算。 ☆考点精炼 5.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速度变化越大,加速度就越大 B.速度变化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