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财务会计之持有至到期投资.ppt

发布:2019-02-02约5.7千字共3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第三节 持有至到期投资 (Held-to-Maturity Securities) 一、概述 二、取得 三、收益及摊余成本 四、到期兑现 五、减值 * 一、概述 (一)定义 P139-140 持有至到期投资是指企业购入的到期日固定、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且企业有明确意图和能力持有至到期的各种债券,如国债和企业债券等。 如果企业管理层决定将某项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则在该金融资产未到期前,不能随意地改变其“最初意图”。即取得投资时意图就应当是明确的,除非遇到一些企业所不能控制、预期不会重复发生且难以合理预计的独立事件,否则将持有至到期。 * “到期日固定、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是指相关合同明确了投资者在确定的期间内获得或应收取现金流量(例如,投资利息和本金等)的金额和时间。 “有明确意图持有至到期”是指投资者在取得投资时意图就是明确的,除非遇到一些企业所不能控制、预期不会重复发生且难以合理预计的独立事件,否则将持有至到期。 “有能力持有至到期”是指企业有足够的财务资源,并不受外部因素影响将投资持有至到期。 * (二)分类 按债券还本付息情况,分为三类: (1)到期一次还本付息; (2)到期一次还本、分期付息; (3)分期还本、分期付息。(略) 说明:不同类型的债券分别采用不同的确认与计量方法。 * (三)科目设置 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面值部分) ——利息调整 (溢折价+支付的相关税费) ——应计利息 (到期一次还本付息按期计提的利息) 说明: 06版准则规定设置“成本”、“利息调整”、“应计利息”明细科目,为了遵循准则,学习和应用准则,主要讲解准则所使用的会计科目。 * 二、取得 (一)相关概念 债券面值:债券到期时,发行方应支付(归还)的本金。 票面利率(名义利率):计算债券利息时采用的利率(计息利率) 市场利率(实际利率):投资者实际获得的投资回报率;或发行方 实际付出的代价。(市场平均利率) * 三种购入方式: 面值购入; 溢价购入; 折价购入 债券的溢价、折价,主要是由于金融市场利率与债券票面利率不一致造成的。 票面利率高于金融市场利率时,债券发行者按债券票面利率会多付利息,可能会导致债券溢价。溢价属于债券购买者日后多获利息而给予债券发行者的利息返还。 票面利率低于金融市场利率时,债券发行者按债券票面利率会少付利息,可能会导致债券折价。折价属于债券发行者日后少付利息而给予债券购买者的利息补偿。 (二)债券发行方式及溢折价的原因 * (三)初始投资成本 持有至到期投资,应按购入时的公允价值及相关税费计价(实际支付的价款)作为初始投资成本。 实际支付的价款包括支付的债券实际买价以及交易费用(交易费用包括支付给代理机构、咨询公司、券商等的手续费、佣金以及其他必要支出)。 * (三)初始投资成本 企业在发行日后或两个付息日之间购入债券时,实际支付的价款中含有自发行日或付息日至购入日之间的利息。这部分利息应分别不同情况进行处理。 到期一次付息债券的利息由于不能在1年以内收回,应计入投资成本,借记“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科目; 分期付息债券的利息一般在一年以内能够收回,不计入投资成本,可以视为短期债权,借记“应收利息”账户。 * 企业在发行日或付息日购入债券时,实际支付的价款中不含有利息。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面值部分) 借或贷: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贷:银行存款 (实际支付款项即公允价值加交易费用) * 例:A公司2012年1月1日从活跃市场上购入某公司同日发行的3年期债券,面值总额100万元,票面利率10%, 实际购买价951970元。该债券分期付息,于每年初付息一次,本金到期支付。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1 000 000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48 030 银行存款 951 970 * 修改教材案例 P140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600 000 应收利息 36 000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43 000 贷:银行存款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