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因素试验的统计分析.ppt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八章 单因素试验的统计分析; 对比法和间比法试验,由于处理作顺序排列,
不能正确地估计出无偏的试验误差。
试验结果的统计分析,一般采用百分比法,即
设对照(CK )的产量为l00,然后将各处理产量
和对照相比较,求出其百分数。
这种方法比较简单,容易掌握。
但因不能正确估计试验误差,难以进行假设
测验和统计推断。 ;一、对比法试验结果的统计分析 ;表8.1 大豆品比试验对比法的产量结果与分析 ; 相对生产力>100%的品种,其相对生产力愈
高,就愈可能显著地优于对照品种。
但是,决不能认为相对生产力>100%的所有
品种都是显著地优于对照的。
因为将品种与毗邻CK 相比,只是减少了误差,
而不是排除了误差。; 在本例,B品种产量最高,超过对照19.3%;
C品种占第二位,超过对照11.7%;
大体上可以认为它们确是优于对照。
D品种占第三位,仅超过对照6.7%;; [例8.2] 有一小麦新品系鉴定试验,共12
个品系,另加一标准品种CK,采用间比法设计,
5次重复,小区计产面积50m2,每隔4个品系设
一个CK,所得产量结果列于表8.2,试作分析。 ;品系 ;8.2 单因素完全随机试验的统计分析 ;变异
来源; [例8.3]
研究6种氮肥施用法 (k=6)对小麦的效应,
每种施肥法种5盆小麦 (n=5),完全随机设
计,最后测定它们的含氮量(㎎),其结果如
表8.4。试作方差分析。 ;施 氮 法 ;1.自由度和平方和的分解
据(7.5)等式可得
总变异自由度=6×5-1=29
处理间自由度=6-1=5
误差(处理内)自由度=6(5-1)=24 ;SST=∑x2-C
=2.92+2.32+…+3.72-C=45.763
SSt=∑T2i/n-C
=(12.62+18.82+…+18.22)/5-C
=44.463
SSe=SST-SSt=45.763-44.463=1.300 ;2.F测验;3.各处理平均数的比较;表8.7 表8.5资料复极差测验的LSR值 ;表8.8? 6种施氮法植株含氮量的差异显著性; 若k个处理中的观察值数目分别为n1,n2,…,
ni,则为组内观察值数目不等资料。
这种资料,在方差分析时有关公式亦因n 不
同而需作相应改变: ;(1)在分解自由度和平方和 ;;(2)在作多重比较时,平均数的标准误 ;然后有; 研究三块麦田的基本苗数,按面积比例抽取
样点,得各样点的苗数结果于表8.9。
试作方差分析。 ;
麦田别 ;C=5942/24=14701.5
SST=212+292+…+262-C=230.5
SSt=2042/8+2442/10+1462/6-C=6.8
SSe=230.5-6.8=223.7 ;表8.10 表8.9资料的方差分析 ; 表8.10所得F<1,因而应接受H0:μ1=μ2=μ3,
即3块麦田的基本苗数是没有显著差异的。
F测验不显著,不需再作平均数间的比较,如果
F测验显著,则需进一步计算。;????????????????=(2×10.7/8)1/2=1.63(苗) ;一、随机区组试验结果的分析 ;平方和的分解式如下 ; 有一小麦品比试验, 共有A、B、C、D、E、
F、G、H 8个品种(k=8),其中A是标准品种,
采用随机区组设计,重复 3 次(n=3),小区
计产面积22.2m2,其产量结果列于表8.17,试
作分析。 ;表8.17 小麦品比试验(随机区组)的产量结果(kg) ;(1)自由度的分解:
总DF=nk-1=(3×8)-1=23
区组DF=n-1=3-1=2
品种DF=k-1=8-1=7
误差DF=(n-1)(k-1)=(3-1)(8-1) ;平方和的分解:;区组SS=;2.方差分析表和F测验 ; ⑴ t测验(DLSD法): 如果,目的是要测验各
供试品种是否与标准品种A有显著差异,则宜应
用DLSD法。
首先应算得品种间差数的标准误。
在以各品种的小区平均产量作比较时, 差数
标准误为:;并有; 如果我们不仅要测验各品种和对照相比的差
异显著性,而且要测验各品种相互比较的差异
显著性,则宜应用LSR法。
首先,应算得品种的标准误SE,这个SE在小
区平均数的比较时为 ;在本例以小区平均数为比较标准,则有 ;LSR0.05=0.74×3.03=2.24(kg)
LSR0.01=0.74×4.21=3.12(kg) ;表8.20 表8.17资料新复极差测验的最小显著极差 ;;习题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