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技术应1》课程教学大纲.docx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情况
课程代码:112133223107
课程名称:现代教育技术应用/ModernEducationalTechnology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程
学分:1.5
总学时:24
理论学时:16
实验/实践学时:8/0
适用专业:学前教育
适用对象:本科
先修课程:信息技术基础
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房(心理实验室)
开课学院:教育科学与音乐学院
二、课程简介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是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科基础课程,课程内容涵盖基本信息素养、幼儿园信息化教育环境、文献资源检索、文本格式规范、素材采集处理、课件开发制作、微课视频录制等方面。通过本课程学习,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能够培养良好的信息素养;能够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教学设计,丰富教学资源,创新教学形式,提升教学效果;能够通过现代教育技术提高工作效能、促进自身专业能力持续发展。通过全面了解国产软件的发展历程和技术特点,激发学生的民族精神,培养自强自信的爱国情怀;通过学习和实践教育技术,激励学生投身党的教育事业,培养爱岗敬业的教育情怀。
本课程对接的岗位能力从属于“毕业要求4”,对接的指标点为“4.1”。岗位能力主要包括:(1)具备基本信息素养,了解教育技术发展,适应幼儿教育信息化教学环境;(2)利用网络搜集信息化教学资源,利用专业数据库检索学前教育专业文献;(3)了解常用办公软件,规范处理电子文档格式;(4)采集多媒体素材,利用办公软件或专业软件编辑并美化多媒体素材;(5)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技能,独立设计制作多媒体课件,独立设计制作视频微课。(6)适应教育现代化要求,适应教育强国建设需要,热爱学前教育事业。树立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正确教育观和科学观,将自身学习和专业发展融入社会主义教育事业。
三、课程目标
本课程目标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与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如下表:
表1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支撑关系表
毕业要求
指标点
课程目标
4.保教能力:具备扎实的教师基本功、必备的艺术素养、良好的信息素养,具有较强的教学能力,能够独立开展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
指标点4.1专业能力(M):具有合格的幼儿教师语言技能、书写技能、音乐技能、美术技能、舞蹈技能;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能够较为熟练地把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能够通过观察、谈话和记录等方法对教育活动进行分析、评价与反思。
1.形成适应后续学习需要以及未来幼儿教师职业发展需要的基本信息素养,坚持课上课下持续性信息化学习。
4.保教能力:具备扎实的教师基本功、必备的艺术素养、良好的信息素养,具有较强的教学能力,能够独立开展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
指标点4.1专业能力(M):具有合格的幼儿教师语言技能、书写技能、音乐技能、美术技能、舞蹈技能;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能够较为熟练地把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能够通过观察、谈话和记录等方法对教育活动进行分析、评价与反思。
2.能够采集多媒体素材,使用软件处理多媒体素材,利用多媒体素材进行教学资源开发。
3.能够综合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课件设计制作与微课设计制作,服务幼儿园教育教学实践。
四、教学课时安排
表2-1教学课时安排表
主题
教学内容
总学时
学时
完成课程
教学目标
讲课
实验
实践
主题1
现代教育技术与学前教育
4
4
0
0
目标1
主题2
教育资源检索
4
2
2
0
目标1
主题3
文本格式规范
4
2
2
0
目标1
主题4
图片素材处理
4
2
2
0
目标2、目标3
主题5
音频素材处理
4
2
2
0
目标2、目标3
主题6
课件设计制作
4
4
0
0
目标2、目标3
合计
24
16
8
0
表2-2实践教学安排表
序号
实验/实践项目名称
实验/实践学时
实验/实践类型
实验/实践要求
每组人数
备注
1
文献资源检索实训
2
验证性
必做
1-2
2
文本格式规范实训
2
验证性
必做
1-2
3
图片素材处理实训
2
验证性
必做
1-2
4
音频素材处理实训
2
验证性
必做
1-2
合计
8
五、教学内容及教学设计
主题1现代教育技术与学前教育
1.教学内容
(1)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
(2)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历史;
(3)现代教育技术在幼儿园教育教学及家园互动中的应用价值;
(4)电子白板与智慧教室简介。
(5)思政设计:介绍“针灸铜人模型”,了解我国的教育历史和发明创造。
2.教学重点
现代教育技术在幼儿园教育教学及家园互动中的应用价值。
3.教学难点
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
4.教学方案设计(含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1)主题切入:从专业教育的角度,结合学生关心的就业与考研等问题,逐步引入现代教育技术的正题。
(2)理论讲授:教师结合幼儿园教育教学实践,结合学生自身学习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