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微生物的营养要点解析.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五章 微生物的营养 本章主要内容 微生物的六大营养要素 微生物的营养类型 微生物吸收营养物质的方式 培养基配制的原则 培养基的类型 一、微生物细胞的化学组成 营养缺陷型与原养型 单纯扩散(simple diffusion) 促进扩散(facilitated diffusion) 主动运输(active transport) 基团转位(group translocation) 四种运输营养物质方式的比较 为免受杂菌污染,培养基必须严格灭菌。一般使用高压蒸汽灭菌,101.3kPa,121.3℃,15~30min。 一些不耐热的培养基,如含糖培养基可采用56kPa,112.6℃,15~30min或采用过滤除菌。 在一些用于研究的定量合成培养基中,为防止金属离子沉淀,可将金属离子(Ca、Mg、Fe等)与磷酸盐、碳酸盐分别灭菌再混合或加入螯合剂乙二胺四乙酸。 灭菌后培养基pH会发生改变,一般使pH降低,可根据所培养的微生物的要求,在灭菌前后加以调整。 1、按微生物种类分 细菌培养基: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等 放细菌培养基:高氏一号培养基等 酵母菌培养基:麦芽汁培养基等 霉菌培养基:查氏培养基等 2、按培养基的成分划分 天然培养基 合成培养基 半合成培养基 (3)半合成培养基(semi-synthetic medium) (2)半固体培养基(semi-solid medium) 考研试题 根据微生物的代谢特点,通过培养基中的特殊化学成分与微生物的某种代谢产物发生特定化学反应,用以鉴定不同微生物的培养基。 常用于微生物的快速分类鉴定,以及分离筛选产生某种代谢产物的微生物菌种。 例:伊红美蓝培养基、酪素培养基等。 (3)鉴别培养基(differential medium): 伊红美蓝培养基(EMB ):牛肉膏3g、蛋白胨10g、NaCl 5g、20%乳糖溶液20ml、2%伊红溶液20ml、0.5%美蓝溶液10ml,水1000ml、琼脂20g、pH7.6。 酪素培养基(分离蛋白酶生产菌):酪素l0g,葡萄糖2.0g,KH2PO40.19,琼脂20g,蒸馏水1000ml,pH6.5~7.0,121℃灭菌20min。 我们有目的地控制培养基的组成成分或物理化学条件,以达到有利于某些微生物生长繁殖而抑制其它微生物生长繁殖的目的,而配制的培养基。 ①依据某些微生物的特殊营养要求设计:如分离纤维素分解菌而配制的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 ②在培养基中加入某种化学物质,对要分离的微生物无害,但可抑制或杀死其它微生物。 例:含抗生素的培养基。 (4)选择培养基(selective medium): 分为两种: 概念:是一种主动运输方式,运输过程中需要能量,被运输的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因此叫基团转位。 4、基团转位 特点:被转运物质发生了化学结构变化,其余同主动运输。 运输物质:葡萄糖、果糖、甘露糖、核苷酸、丁酸等。——主要在厌氧微生物中发现,在好氧微生物中还未发现。 有 快 由稀至浓 胞内浓度高 特异性 需要 改变 有 快 由稀至浓 胞内浓度高 特异性 需要 不变 有 快 由浓至稀 相等 特异性 不需要 不变 无 慢 由浓至稀 相等 无特异性 不需要 不变 特异载体蛋白 运输速度 物质运输方向 胞内外浓度 运输分子 能量消耗 运输后物质的结构 基团转位 主动运输 促进扩散 单纯扩散 比较项目 培养基:根据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需要,人工配制的、适合微生物生长繁殖或积累代谢产物的营养基质。 第三节 培养基 (culture medium) 用途:促使微生物生长繁殖,用于微生物的纯种分离、鉴定和制造微生物制品等,它是从事微生物学方面科研和生产的基础。 选择适宜的营养物质; 营养物质浓度及配比合适; 控制理化条件: pH值 氧化还原电位 原料来源的选择; 灭菌处理。 一、配制培养基的原则 根据不同微生物的营养需求配制针对性强的培养基。 任何培养基都应该具备微生物生长所需要五大营养要素:碳源、氮源、无机盐、生长因子、水。 如自养型微生物的培养基完全可以由简单的无机物质组成。异养型微生物的培养基需要添加有机物质,有的甚至要添加生长因子。 实验室中,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培养细菌;高氏一号合成培养基培养放线菌;用麦芽汁培养基培养酵母菌、用查氏培养基培养霉菌。 1、选择合适的营养物质,营养成分全面 常见的培养四大类微生物的培养基 细菌(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牛肉膏 3g 蛋白胨 10g NaCl 5g H2O 1000ml pH 7.2-7.4 放线菌(高氏一号) 淀粉 20g K2HPO4 0.5g NaCl 0.5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