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大进回望上市7年后西格列汀在治疗2型糖尿病中的优势.ppt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DPP-4抑制剂西格列汀上市七年循证证据回顾
提纲
西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的循证证据
西格列汀在2型糖尿病临床管理中的应用建议
西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的循证证据
西格列汀降糖疗效与传统降糖药相当
西格列汀不增加体重、低血糖风险低,安全性高
西格列汀一天一次服药,24小时持久抑制DPP-4
西格列汀对胰岛功能的改善作用
西格列汀可能有潜在的大血管及微血管获益
西格列汀降低不同病程2型糖尿病患者HbA1c水平
试验编号
总样
本量
DM
病程
(年)
药物治疗
(西格列汀100 mg qd)
治疗时间
基线A1c
(%)
与安慰剂相比A1c较基线改变值(%)
040
530
2.0
单药
18周
8.7
-1.0
021
741
4.4
单药
24周
8.0
-0.8
019
353
6.1
+吡格列酮
24周
8.1
-0.7
074
395
6.4
+二甲双胍
24周
8.5
-0.9
053
190
8.4
+二甲双胍
30周
9.3
-1.0
035
441
8.8
+格列美脲±二甲双胍
24周
8.3
-0.74
052
262
9.4
+罗格列酮+二甲双胍
18周
8.8
-0.72
051
641
12.0
+胰岛素±二甲双胍
24周
8.7
-0.6
V. Mohan, et al. Diabetes research and clinical practice. 2009;183:106-116. Aschner P, et al. Diabetes Care. 2006;29:2632-37. Julio R, et al. Clinical theraputics. 2006;28:1556-68. Itamar R, et al. Current medical research and opinion. 2008;24:p1-p14. K Hermensen, et al. Diabetes, Obes, Metab, 2007;9:735-44. Visboll, et al. Diabetes, Obes, Metab. 2010;12:167-77. MSD data on file.
西格列汀治疗不同病程2型糖尿病患者全球及中国临床试验(安慰剂对照)
aPrespecified noninferiority margin=0.40%.
LS=least-squares.
Aschner P et al. Diabetes Obes Metab. 2010;12(3):252–261.
西格列汀HbA1c降幅及治疗达标率与二甲双胍相当,
胃肠道副反应少于二甲双胍
2型糖尿病, 18–78岁 未曾服药或停用现用口服降糖药物≥4 个月,
HbA1c 6.5%–9.0%
首要终点HbA1C组间差非劣效上限预设为0.2%
次要终点HbA1C组间差优效上限预设为0.0%
低血糖 全部胃肠 腹泻 腹涨 胀气
道反应
西格列汀HbA1c降幅优于伏格列波糖,胃肠道副反应少于伏格列波糖
T2DM,20岁以上
未经药物治疗≥6周
8周以内无AGI,insulin,
TZD以及其他药物治疗
HbA1c为6.5-10.0%
Diabetes, Obesity and Metabolism 12: 613–622, 2010
30周期间的低血糖事件
30周期间的体重变化
至少1例低血糖事件的患者,
%
平均体重较基线的变化,kg
n=516
n=518
n=465
n=461
第30周的HbA1c较基线变化(主要终点)
HbA1c 的LS均值(95% CI)较基线的变化, %
n=443
n=436
预先规定的非劣性临界 = 0.40%
(95%CI)0.07% (–0.03, 0.16)
西格列汀HbA1c降幅与格列美脲相当,
低血糖发生率更低,体重减轻
(95% CI)–15.0%(–19.3, –10.9)
(P0.001)
= –2.0 kg
(P0.001)
所有患者均使用二甲双胍单药(≥1500 mg/天)治疗而血糖控制不佳
符合方案人群
APaT人群
APaT=所有经治患者;CI=可信区间.
a格列美脲的平均剂量(18周剂量调整期后)为2.1 mg/天。
1. Arechavaleta R et al. Diabetes Obes Metab. 2011;13:160–168.
西格列汀HbA1c降幅与格列吡嗪相当达到复合终点患者比例更高
THOMAS L,et al. ADA 2010 Abstract.0580-P.
二甲双胍单药治疗血糖控制不佳(6.5%≤HbA1c≤10%)患者的一项临床试验,在52周时进行数据分析
Nau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