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9春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5课母鸡同步练习冀教版.doc

发布:2019-12-09约2.34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9春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5课母鸡同步练习冀教版 一、带着问题来读书。 1、本文是________先生的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 A、老舍 B、丰子恺 2、课文以作者的________变化为线索,(A、空间B、情感)由对母鸡的________转变为________,前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赞颂了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辨析错字我来改。 1、它永远不反坑公鸡。(  ) 2、我们在祖国的环抱中辛福成长。(  )(  ) 3、或沿着田坝,那么扯长了声,如愿如诉,使人心中立该结起个小疙瘩。(  )(  ) 三、换个词语意思不变。 1、有时候欺侮那忠厚的鸭子。( ) 2、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 ) 四、动脑筋,找伙伴。 吠 啼 嘶 吼 嚎 啸 鸣 叫 狼( ) 鸡( ) 猿( ) 狗( ) 虎( ) 狮( ) 马( ) 鸟( ) 五、我能根据意思写词语。 1、形容没完没了地抱怨、诉说。(  ) 2、趁人不防备的时候。( ) 六、我会选择修辞方法。 拟人 比喻 夸张 反问 设问 1、下蛋的时候,它恨不能让全世界都知道,就是聋子也会被它吵得受不了。(    ) 2、猫的头撞在门上,桌腿上,撞疼了也不哭。(    ) 3、这样一只母鸡难道不伟大吗?(    ) 七、将下面的病句先查出病因,再将正确的写在横线上。 A、词语重复 B、词序颠倒 C、成分残缺 D、自相矛盾 1、它下蛋时大概差不多是发了狂。(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了这篇课文后,受到了很大的启发。(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喜欢所有的玩具,就是不喜欢那只小笨熊。(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 1、A 2、B 讨厌 尊敬 伟大的 母爱 二、 1、坑(抗) 2、环(怀) 辛(幸) 3、愿(怨) 该(刻) 三、 1、欺负 2、厌恶 四、嚎 呜 啼 吠 啸 吼 嘶 叫 五、 1、如怨如诉 2、乘其不备 六、 1、夸张 2、拟人 3、反问 七、1、A它下蛋时大概是发了狂。 2、C读了这篇课文后,我受到了很大的启发。 3、D除了那只小笨熊,其余的玩具我都喜欢。 附送: 2019春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5课母鸡对比学习教学设计冀教版 教材目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理解“颤颤巍巍、凄惨、慈爱”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第朗读课文,了解作者笔下母鸡的特点,体会作者对母鸡由厌恶到喜爱、尊敬的情感变化,感受母鸡伟大的母爱。 3、学习作者真实具体的描写,体会本文语言的生动性。了解先贬后褒的情感表达方式。 教学重点: 了解作者笔下母鸡的特点,体会作者对母鸡由厌恶到喜爱、尊敬的情感变化,感受母鸡伟大的母爱。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真实具体的描写,体会本文语言的生动性。了解先贬后褒的情感表达方式。 教学过程: 一、交流见闻,导入新课 1、交流课前收集的关于母鸡的见闻。 2、导入新课。 猫是一种很平常的小动物,可是在热爱社会的老舍先生看来,却如同一个既可爱又淘气的孩子。那么,老舍眼里的母鸡又是怎样的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老舍先生的另外一篇文章《母鸡》。 二、自读自悟。 1、师生共同制定阅读目标。 (1)圈出生字词,读准字音。 (2)认真朗读课文,达到读流利、读正确。 (3)弄清课前“导读”中提出的两个问题: 老舍先生笔下的母鸡是一致怎样的母鸡? 比较一下,本文和《猫》两篇课文在写法上个有哪些特点? 2、自主阅读,边读边批注。 三、汇报交流。 品评母鸡之长短,体会作者之喜恶。 1、再读课文,小组讨论: (1)文中直接写作者对母鸡由讨厌到不讨厌这一情感变化的语句有哪些? (2)作者分别通过哪些具体事例写母鸡的讨厌与不讨厌?每个事例各用一个恰当的词语概括。 (3)联系上文和生活体验谈谈自己对第九自然段的理解。 (4)句子辨析: “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可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