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四校2013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三历史试卷
命题人:李娟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2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
注意事项: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班级、考试号写在答题卷的密封线内。选择题答案按要求填涂在答题卡上;非选择题的答案写在答题卷上对应题目的答案空格内。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考试结束后,交回答题卡。
第I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司马光《资治通鉴》:“初,(晋)智宣子将以瑶为后(继承人),智果曰:‘不如宵也。瑶之贤于人者五,其不迭者一也。美髯长大则贤,射御足力则贤,……如是而甚不仁。夫以其五贤陵人而以不仁行之,其谁能待之?若果立瑶也,智宗必灭。’弗听。”文中智果之言表明他
A.反对立嫡以长 B.主张立君以仁 C.反对任人唯亲 D.提倡实行分封
2.《明史》记载:“成祖简翰林官直文渊阁,参预机务,有历升至大学士者。其时章疏直达御前,多出宸断。儒臣入直,备顾问而已。至仁宗而后,诸大学士历晋尚书、保、傅,品位尊崇,地居近密,而纶言批答,裁决机宜,悉由票拟,阁权之重偃然汉、唐宰辅。”材料表明内阁大学士
①入阁由皇帝选任 ②行使宰相权力 ③取得决策大权 ④地位逐渐提高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①②④
3.明末松江“大半种棉,当不止百万亩。……(赋税)十倍宋也。壤地广袤,不过百里而遥,农亩之入,非能有加于他郡邑也。所繇(通徭,泛指徭赋)共百万之赋,三百年而尚存视息者,全赖此一机一杼而已。”材料反映当时松江地区
A.普遍种植棉花,土地收入提高 B.种棉纺纱织布,赋税来源改变
C.赋税负担沉重,人民无法承担 D.实行工商皆本,商品经济发达
4. CCTV-2《鉴宝》节目展出一幅名画,写修竹数竿,顾盼有情,疏爽飞动,浓淡相应,虚实相照,傲气风骨让人感慨。这种画具有借物抒情,表现自我,追求神韵意趣的特征。下列绘画作品的特征与该幅名画相同的是
A.《人物驭龙图》? B.《洛神赋图》? C.《墨梅图》 D.《步辇图》
5. 右图是南京晨光1865科技·创意产业园。该址原为李鸿章1865年兴建的金陵制造局。其产品除供应南洋、北洋各防营使用外,还接受各省防营订货。以下关于该局表述正确的是
A.有利于清王朝镇压天京的太平军
B.是清末洋务运动期间的重要民用工业
C.记录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轨迹
D.见证了中国从传统手工业向大机器生产的演变
6.梅光迪说:“吾国近年以来,崇拜欧化,智识精神上,已惟欧西之马首是瞻,甘处于被征服地位。欧化之威权魔力,深印入国人脑中,故凡为‘西洋货’,不问其良否,即可‘畅销’。然欧化之真髓,以有文字与国情民性之隔膜,实无能知者,于是作伪者乃易售其术矣。国人……对于本国一切,顿生轻忽厌恶之心,故诋毁吾国固有一切,乃时髦举动,为戈名邀利之捷径。”以下事件与上述说法相符的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7.以下是某支部队战前的誓师词:“嗟我将士,尔肃尔听。国民痛苦,火热水深。土匪军阀,为虎作伥。帝国主义,以枭以张。本军兴师,救国救民。”与该誓词有关的战争(或战役)是
A.北伐战争 B.百团大战 C.辽沈战役 D.渡江战役
8.右图是1926年10月10日上海三兴烟草公司在《申报》上刊载的一则香烟广告。运用该材料研究下列历史主题呈现最为全面的一项是
①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②实业救国思潮的发展
③物质生活的变迁 ④大众传媒的发展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9.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说过:“中同不把自己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强加于人,也绝不允许别人把自己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强加于中国”,“中国不打美国牌,不打苏联牌。中国也不允许别人打中国脾”。从中反映出新时期我国的外交政策是
A.反对新老殖民主义,维护民族独立 B.反对美苏霸权,实行改革开放
C.维护国家利益,坚持真正的不结盟 D.坚持独立自主,妥善处理大国关系
10.如果为下列三幅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拟定一个主题,最恰当的是
A.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实现 B.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C.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完成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