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江苏省南京市四校2012-2013年度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政治试题.doc

发布:2017-03-25约7.31千字共1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政治试卷(必修4) 命题人:薛金平 审核人:张明雨 第Ⅰ卷(选择题,共66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3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6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哲学在古希腊和英文的本义就是爱智之学,在汉语中,哲就是智慧,哲学就是智慧之学。由此可见( ) A,生活需要智慧 B,哲学在人脑中产生,是文化“活的灵魂” C,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的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 D,哲学能够开启人的智慧 2,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是( ) A,世界观和方法论互相影响,互相决定 B,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C,方法论决定世界观,世界观体现方法论 D,世界观和方法论同等重要互不决定 3,“达尔文的进化论不仅是生物学上的革命,还带来了哲学上的革命。它沉重打击了上帝创造物种的神创论,摧毁了各种唯心的目的论和物种不变论,并为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提供了科学依据”上述论断表明( ) 各门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 随着具体学科的发展,神创论的荒谬性逐渐暴露出来 具体科学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丰富和发展提供了条件 具体科学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4,哲学的基本问题和两大基本阵营分别是( ) A,思维和存在的关系------------------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B,思维和存在何为第一性的问题--------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C,思维和存在的辩证关系问题----------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D,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5,我国古代哲人提出“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和实生物”,这是( ) 多元论的观点 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主张矛盾调和的形而上学观点 朴素唯物论观点 6,“没有景物,何来感情”与“没有感情,何来景物”的根本分歧是( )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 是否承认客观世界的可知性 世界的本原是物质还是意识 形而上学和辩证法的对立 7,哲学作为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对社会变革的作用,首先体现在可以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推动社会变革。下列事件能够体现这一作用的是( ) ①“百家争鸣”催生了新的封建制度 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成为中国封建社会长期稳定的思想基础 ③启蒙运动迎来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 ④马克思主义哲学开启了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事业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8,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最主要的自然学科的基础是( ) A,机械力学 B,地质学和胚胎学 C,天文学和数学 D,细胞学说,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 9,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内容上的变革表现在它实现了( ) 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统一 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思维和存在的统一 A,①③ B, ②④ C, ①② D, ③④ 10,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下列选项中集中体现人类社会物质性的是( ) A,支配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是客观的 B,生产关系是一种客观的经济关系 C,社会是客观世界发展的必然结果 D,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 11,近代思想家龚自珍说“自古及今,法无不改,事无不积,事例无不变迁,风气无不移易”这说明( ) A,世界上存在无物质的运动 B,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C,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D,物质是运动的内在动力 12,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2011年4月13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指出,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是今年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他强调要保持当前宏观调控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说明( ) 事物处于绝对运动状态 事物处于绝对静止状态 事物的性质是永恒不变的 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13,《孟子》云:“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进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这表明( ) 自然界的变换是有规律的 客观规律是可以被认识和改造的 自然界的发展规律是客观的 改造自然界必须遵循客观规律 14,“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句诗说明( ) 想象是突发的 想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