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11教学模式.doc

发布:2017-06-02约7.47千字共1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三三制策略”下的“1+1教学模式” 一 问题的提出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动下,传统的“以教为主”、“教师满堂灌,学生跟着转”的课堂教学受到空前挑战,课堂教学结构面临战略性调整。有专家认为:对于学校而言,教育改革的核心和关键是课堂改革,“课堂突破是教育突破的唯一途径”。更有人士认为:“课堂改革标志着教育改革进入深水区”,“课堂不变,教育就不会变”,“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课堂教学改革的成败关系到素质教育的成败”。那么,新课程下我们的课堂教学究竟应该怎样搞?究竟用什么样的方式能使我们的“课堂生产力”得到最大限度的释放?近几年来,围绕课堂教学改革的讨论见仁见智,课堂教法改革百花齐放,给课程改革的天空增添了不少色彩。尤其是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和《纲要》的颁布实施,为高中教育改革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描绘了宏伟的发展蓝图。因此,以校本教研为不竭动力,建构自主型、互动型课堂模式,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打造优质高效课堂,便成了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探索研究“三三制策略”和“1+1教学模式”,由于高中课改的特殊性与复杂性,特别是面临高考的巨大压力,学校的课程改革和西部教改的总体趋势大体一致,的确是困难重重,困惑多多。课堂上教师“满堂讲”,学生“被动学”的格局始终没有被彻底打破,难以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新路子。 “‘三三制策略’指导下的‘1+1’课堂教学模式”是我们必走之路。 1 、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纲要》精神 胡锦涛总书记在全教会上的讲话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他还指出,要“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激发学生好奇心,发挥学生主动精神,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改变单纯灌输式教育方法。”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树立科学的质量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教育内涵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出名师,育英才。”《纲要》同时指出,高中教育要走多元化发展的路子,“鼓励普通高中办出特色。”据此要求,我们必须从农村高中实际出发,以深化校本教研为基本战略,以建构自主型的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课堂教学模式为突破口,以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为重点,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打造办学特色。 2 、课程改革先进理念 坚持以人为本,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主体能力和主体人格,是凸显学生主体地位的核心价值。通过大力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主动、全面发展,是课程改革的根本所在。 自主学习是建立在具有内在动机基础上的“要学”,建立在具有一定学习策略基础上的“会学”,建立在和谐愉悦心态基础上的“乐学”,建立在意志努力基础上的“坚持学”。它以“会学习”为核心,以自觉性、独立性与自控型为基本品质。合作学习以“互动交往”为基本特征,以群体主动协作为动力根源,以“利己利人”为理想境界。合作学习的核心是追求实效,其生命价值取决于问题的难度,它强调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技巧和团队精神。研究性学习是建立在自主、合作学习基础上,并以难以理解的困惑问题为内容的一种学习方式。在常态下,课堂上的研究性学习一般按照“创设情境→呈现问题→择定方法→求证探究→结果评价”的模式实施,研究性学习特别重视培养学生的求知精神、探究精神和科学精神。 二课改原则 此项课改(课堂教学改革)坚持的原则是 1 、“理念先导”原则----是指教师在创新教学的过程中,首先应当确立科学、先进、且符合教学实际的教学理念,并以此为先导统领教学设计和运作的全程活动。真正做到以先进理念为指导,创新教学方式,升华教学艺术,彰显主体风采,打造精品课堂。特别要强调把先进理念有机而和谐地融合、内化于教学过程之中,让课堂教学始终能够顺应时代呼唤,绽放出先进理念的灿烂火花。为此要求教师:一要认真学习先进理念,使之入脑入心;二要依据先进理念精心设计、运作教学,努力打造优质高效课堂;三要在理念与实践的结合中反思教学,主动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 2、“以学定教”原则----在教学过程中,要坚持以自主学习为龙头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