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六章遗传测定和交配设计总结.ppt

发布:2017-05-07约7.33千字共5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六章 遗传测定和交配设计 通过本章学习,掌握林木遗传交配设计、环境设计的常用方法以及遗传测定分析与评价的方法。 1 林木遗传测定 2 遗传交配设计 3 环境设计 4 遗传测定分析与评价 §1 林木遗传测定 一、遗传测定及其目的 1 概念 遗传测定(Genetic testing):通过对选育材料当代(无性系)以及通过各种交配设计获得的子代所进行的田间对比试验以及对试验结果进行遗传评价的过程。 遗传改良的核心工作。 §1 林木遗传测定 遗传测定的对象:包括种源、林分、优树及其子代、无性系、杂种等。对家系及其亲本的遗传测定称作子代测定(Progeny test),对无性系的遗传测定称作无性系(Clonal test)测定,它们是遗传测定的两个主要方面。 §1 林木遗传测定 2 遗传测定的主要目的 1)测定性状受遗传控制的程度,估算不同选择方式下的改良效果,指导性状的改良; 2)评价测定对象性状表现的优异程度,为进一步的选择利用提供依据; §1 林木遗传测定 3)研究改良性状与环境因素的相互关系,导致性状变异的主要因素,为良种的推广利用提供参考。 4)在遗传测定群体中,也收集和保存了大量的优良育种资源,可以为持续的遗传改良提供合适的遗传材料。 §1 林木遗传测定 二、子代测定 子代测定:主要是用于评价一母本或父本性状遗传的程度,以及一个亲本与其它亲本交配所产生子代的遗传品质的优异程度。 §1 林木遗传测定 (一)子代测定的主要研究内容 1 估算主要经济性状的变异来源和遗传控制程度(遗传力)。 2 估算亲本的育种值(A)、一般配合力(GCA)和组合的特殊配合力(SCA)。 §1 林木遗传测定 3 估算不同选择方式的遗传增益△G。 4 估算性状间的相关、多性状综合改良、主要性状的间接和早期选择效果。 5 研究家系与环境交互作用, 影响家系稳定性的环境因素,家系对环境的适应性。 §1 林木遗传测定 (二)用途 1 为进一步的遗传改良提供指导性遗传参数。 2 依据测定结果来剔除初级种子园中的不良亲本,筛选改良种子园的建园亲本,为下一改良世代提供亲缘关系清楚的遗传材料。 3 筛选优良家系和提供优良家系的适用范围。 4 示范与宣传作用。 §1 林木遗传测定 (三)配合力 1 概念 1)配合力(Combining ability):亲本某一性状在不同交配后代中表现的相对差异。是反应杂交组合中各性状配合能力的指标,是选择亲本的依据。 §1 林木遗传测定 2)一般配合力(General Combining ability,GCA):在一个交配群体中,某个亲本的若干交配组合子代平均值距交配群体子代总平均值的离差。一般认为是由基因的加性效应作用的结果,相当于亲本育种值的一半; 亲本Pi的一般配合力:gi=Xi.-X.. §1 林木遗传测定 3)特殊配合力(Special Combining ability,SCA):在一个交配群体中,某个交配组合的子代平均值距交配群体子代总平均值及双亲一般配合力的离差。 特殊配合力是由基因的非加性效应,即显性和上位作用的结果;特殊配合力仅能反映特定交配组合中父母本的互作效应,特殊配合力大小本身不能说明亲本的优劣。 特殊配合力Sij=Xij-X..-gi-gj §1 林木遗传测定 2 配合力的应用 1)育种值是林木育种工作的重要参数,它等于一般配合力的两倍。加倍的原因是由于每个亲本只能为其子代提供半数基因。 2)配合力是针对各个测定性状而言,不是对亲本个体而言;同一亲本不同性状的配合力不同,多个性状同时改良时,要综合考虑各性状的表现; §1 林木遗传测定 3)只有在亲本的一般配合力表现较好时,特殊配合力的利用才更有价值; 在林木良种繁育中,常选用一般配合力高的无性系建立由许多无性系组成的种子园;而用特殊配合力高的无性系营建由两个无性系组成的种子园。 §1 林木遗传测定 三、 无性系测定 (一)无性系测定的目的 掌握优良个体在无性繁殖时性状表现的稳定性或可重复性,是优良无性系选择的基础工作。 §1 林木遗传测定 (二)无性系测定中要注意的特殊问题 1. 用无性系测定结果不能准确估测其子代的性状表现程度 2. 成熟效应与位置效应的影响 3. 插条粗细和长度、采集部位的影响 4. 砧木与嫁接效应 §1 林木遗传测定 四、 遗传测定内容 主要根据育种目标和树种的特点来规定,涉及的性状有:生长性状、干形指标、树冠结构特征、木材质量、抗逆性、非木质经济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形态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