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变化情况.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变化情况表1 -2012年1-月中国进出口总体情况金额单位:亿美元年份 进出口 出 口 进 口 差额 总额 增速(%) 总额 增速(%) 总额 增速(%) 2003 8537.1 4382.28 34.6 4127.60 39.8 254.68 2004 11545.54 35.7 5933.26 35.4 5612.29 36.0 320.97 2005 14219.06 23.2 7619.53 28.4 6599.53 17.6 1020.01 2006 17604.39 23.8 9689.78 27.2 7914.61 19.9 1775.08 2007 21765.72 23.6 12204.56 26.0 9561.16 20.8 2643.40 2008 25632.60 17.8 14306.93 17.3 11325.67 18.5 2981.26 2009 22075.35 -13.9 12016.12 -16.0 10059.23 -11.2 1956.89 2010 29740.01 34.7 15777.54 31.3 13962.47 38.8 1815.07 2011 36417.83 22.5 18983.88 20.3 17433.95 24.9 1549.94 2012.1-3 8592.23 7.2 4300.17 7.6 4292.06 6.8 8.1
二、对外贸易商品结构
从表2中可以看出,我国对外贸易商品进口总额是大幅上升的,并且不管是对于初级产品还是工业制成品的进口总额也都是大幅上升,并且从数据中可以看出,在我国的总进口额中对于工业制成品的进口是占很大比重的,近年来工业制成品的进口比重在慢慢的下降。初级产品的比重在逐年增加,在初级产品中非食用原料和矿物燃料、润滑油及有关燃料两者所占比重较大。从这些可以看出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还不十分发达,对国外产品的依赖程度较大,我们要加大提高自身的生产力,减少对外国产品的进口。
从表3中可以看出,我国商品出口的金额每年都在增加,其中工业制成品在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很大,且这个比重逐年增加,其中机械及运输设备和杂项制品两者所占比重最大,表明我国的机械技术在不断的提高,国际竞争力在增强。初级产品比重正在逐年减少,表明我国的初级产品生产技术在不断的提高
。
表 2006-2011中国进口商品结构金额单位:亿美元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总值 11325.67 10059.23 13962.47 17434.58 初级产品 食品及活动物 饮料及烟类 19.20 19.54 24.29 36.85 非食用原料 矿物燃料、润滑油及有关原料 动、植物油脂及蜡 工业制成品 化学品及有关产品 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 机械及运输设备 杂项制品 未分类的其他商品 表 2006-2011中国出口商品结构金额单位:亿美元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总值 14306.93 12016.12 15777.54 18986.00 初级产品 食品及活动物 饮料及烟类 非食用原料 矿物燃料、润滑油及有关原料 动、植物油脂及蜡 工业制成品 化学品及有关产品 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 机械及运输设备 杂项制品 未分类的其他商品 表 2004-2011月中国进口国别(地区)单位:亿美元
2004 2005 总值 561 6599.53 7914.61 9561.16 11325.67 10059.23 13962.47 17434.58 亚洲 3695.27 5255.04 6199.03 7026.57 6034.52 8346.10 10038.87 日本 943.72 1157.17 1339.51 1506.51 1309.38 1767.07 1945.91 韩国 622.50 897.79 1037.57 1121.62 1025.52 1384.00 1627.09 中国香港 118.00 107.87 128.16 129.23 87.12 122.58 154.99 中国台湾 647.79 871.09 1010.22 1033.40 857.23 1156.94 1249.20 东盟* 629.78 895.26 1083.69 1169.74 1067.14 1545.69 1927.71 新加坡 139.97 176.69 175.19 201.35 177.97 247.10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