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儿科学——腹泻病.ppt

发布:2017-06-14约5.23千字共5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补液后易出现低钾: 补液—血液稀释 酸中毒被纠正--钾从细胞外移向细胞内 随尿量增加—钾被排出体外 输入大量葡萄糖—合成糖原需钾参与 脱水纠正前不出现低钾: 脱水—血液浓缩 酸中毒—钾从细胞内移向细胞外 尿少—钾排出相对少 低钾血症 病原体:人类轮状病毒(HRV) 发病季节:秋冬寒冷季节多见。 发病年龄:多见于6个月~2岁婴幼 症状: 起病急; 常伴发热和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呕吐常先于腹泻出现; 全身感染中毒症状较轻。 1、几种常见类型肠炎的临床特点 (1)、轮状病毒肠炎 大便性状:稀水蛋花汤样,无腥臭味,少量 白细胞。 脱水:多为等渗性脱水,伴酸中毒和电解质紊乱。 并发症:可侵犯肠道外脏器,引起惊厥、 心肌受累等。 预后:自限性疾病,病程3~8天。 病毒抗原检测:感染后1~3天即有病毒从大便排出,最长可达6天,可检测出病毒抗原。 1、几种常见类型肠炎的临床特点 (1)、轮状病毒肠炎 1、几种常见类型肠炎的临床特点 (2)、诺如病毒肠炎 全年散发,暴发高峰多见寒冷季节。 该病毒是集体机构急性暴发性胃肠炎的首要致病原。 潜伏期 12-36小时,急性起病。 症状 消化道症状、全身症状,还可有呼吸道症状。 实验室检查 大便镜检及周围血象无特殊。 本病为自限性疾病,症状持续12-72小时。 1、几种常见类型肠炎的临床特点 (3)、产毒性细菌引起的肠炎 发病季节:多发生在夏季; 症状:起病较急;腹泻和呕吐,无明显全身感染中毒症状; 大便:水样或蛋花样,无粘液脓血,镜检无白细胞; 脱水:常发生脱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 预后:自限性疾病,自然病程 3~7 天。 1、几种常见类型肠炎的临床特点 (4)、侵袭性细菌引起的肠炎 可引起细菌性痢疾类似的症状。 通常急性起病,伴有高热。 腹泻频繁,大便呈粘液状,带脓血,有腥臭味,镜检有数量不等的白细胞和红细胞。 常伴恶心、呕吐、腹痛和里急后重。 可出现严重的中毒症状如高热、意识改变,甚至感染性休克。 粪便培养可以找到相应的致病菌。 1、几种常见类型肠炎的临床特点 (4)、侵袭性细菌引起的肠炎 鼠伤寒沙门菌肠炎 发病季节:全年发病,4~ 9月发病率最高. 发病年龄:多见于2岁以下婴幼儿,易在儿科病房流行 潜伏期 :8 ~ 24小时 症状: 发热、恶心、呕吐、腹痛、腹胀及“喷射”样腹泻 , 全身中毒症状。 1、几种常见类型肠炎的临床特点 (4)、侵袭性细菌引起的肠炎 鼠伤寒沙门菌肠炎 大便性状:黄色或墨绿色稀便、水样便、粘液便或脓血便,大便镜检见大量白细胞及不同数量的红细胞。 脱水:多为等渗性脱水,酸中毒和电解质紊乱。 并发症:严重可引起休克、败血症、脑脊髓膜炎。 预后:一般病程2~4周。 病原检测:带菌率高,部分病后排菌2个月以上。 1、几种常见类型肠炎的临床特点 (5)、出血性大肠埃希菌肠炎 (6)、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金黄色葡萄球菌性肠炎 假膜性小肠结肠炎 真菌性肠炎 1、几种常见类型肠炎的临床特点 (6)、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炎 发病:很少原发,多继发于应用大量广谱抗生素后或继发于慢性疾病基础上。 症状: 起病急 发热、呕吐及频繁腹泻 。 1、几种常见类型肠炎的临床特点 (6)、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炎 大便性状:大便病初为黄绿色,3 ~4天后转为腥臭,海水样便,黏液多。大便镜检有大量脓细胞及革兰阳性菌 脱水:不同程度脱水、电解质紊乱。 并发症:严重可引起休克。 病原检测:大便培养有葡萄球菌生长,凝固酶阳性。 1、几种常见类型肠炎的临床特点 (6)、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白色念珠菌肠炎 发病:多发生于体弱及营养不良小儿,2岁以下多见,长期滥用广谱抗生素或肾上腺皮质激素者。 症状: 大便次数增多,病程迁延,口腔内常伴有鹅口疮 。 大便性状:黄色稀便或发绿,泡沫较多,带黏液,有时可见豆腐渣样细块(菌落),大便镜检可见真菌孢子和菌丝。 病原检测:大便真菌培养有助于诊断。 不同病原腹泻病临床特点 疾病名称 发病时间 年龄段 典型症状 轮状病毒肠炎 秋冬季 6~24月大婴幼儿 大便呈水样或蛋花汤样,带有少量黏液,无腥臭,每日数次至十余次。常伴脱水和酸中毒。 诺如病毒肠炎 全年 较大儿童 同轮状病毒肠炎 产毒性大肠杆菌肠炎 5~8月多见 不限 呕吐、腹泻、大便呈水样,有明显的水电解质平衡紊乱。 空肠弯曲菌肠炎(产毒菌株感染) 全年。夏季多见 6月~2岁婴幼儿 发热、呕吐、水样便 耶尔森菌小 肠结肠炎 冬春季节 婴幼儿 5岁以下主要症状为腹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