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docx
3.2《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主备人
备课成员
教学内容
本章节内容选自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三章第二课《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主要内容包括焦裕禄生平事迹概述,焦裕禄精神内涵,以及如何学习焦裕禄精神。通过学习,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文化理解与传承、审美鉴赏与创造、语言建构与运用等核心素养。通过学习焦裕禄的生平事迹,学生能够理解优秀共产党员的精神品质,增强文化自信;通过分析焦裕禄精神,提升审美鉴赏能力,学会从历史人物中汲取精神力量;通过语言表达和写作实践,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学会用文字记录和传承优秀文化。
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的相关知识:
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储备,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和建设时期有一定的了解。在语文学习方面,学生已掌握基本的文学常识和阅读理解能力,能够进行简单的文本分析和评价。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
学生对英雄人物和优秀事迹通常具有浓厚的兴趣,愿意学习并传承正能量。学生的学习能力较强,能够通过阅读文本、讨论交流等方式进行自主学习。学习风格上,部分学生可能偏向于理性分析,注重逻辑推理;而另一部分学生可能更倾向于感性体验,注重情感共鸣。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1)对焦裕禄生平事迹的了解可能不够深入,难以全面把握其精神内涵;
(2)在分析焦裕禄精神时,学生可能对“精神”这一概念的理解不够透彻,难以将其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3)在写作实践中,学生可能面临如何将所学精神内涵转化为具体文字表达的挑战;
(4)部分学生可能因为对历史人物的学习缺乏兴趣,导致课堂参与度不高。
学具准备
Xxx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资源
1.软硬件资源:多媒体教学设备(电脑、投影仪)、电子白板、录音设备。
2.课程平台:学校教学平台、网络资源库。
3.信息化资源:焦裕禄生平事迹的纪录片、相关新闻报道、文学作品选段。
4.教学手段:多媒体展示、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写作练习。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环节(5分钟)
1.创设情境:播放焦裕禄生平事迹的纪录片片段,让学生初步了解焦裕禄的事迹和精神。
2.提出问题:观看完毕后,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觉得焦裕禄是一个怎样的人?他身上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3.学生回答:学生分享自己的看法,教师引导学生关注焦裕禄的精神品质。
二、讲授新课(20分钟)
1.焦裕禄生平事迹概述(5分钟)
-教师讲解焦裕禄的生平事迹,重点介绍他的工作经历、事迹贡献和崇高精神。
-学生认真听讲,记录关键信息。
2.焦裕禄精神内涵解析(10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焦裕禄精神,如:为人民服务、艰苦奋斗、廉洁奉公等。
-学生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对焦裕禄精神的感悟。
3.如何学习焦裕禄精神(5分钟)
-教师总结学习焦裕禄精神的方法,如:树立远大理想、勇于担当责任、勤于学习等。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计划,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
三、巩固练习(10分钟)
1.小组讨论(5分钟)
-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与焦裕禄精神相关的话题进行讨论。
-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2.写作练习(5分钟)
-教师布置写作任务:以“学习焦裕禄精神,做新时代青年”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作文。
-学生开始写作,教师巡视指导。
四、课堂提问(5分钟)
1.教师提问: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对焦裕禄精神有哪些新的认识?
2.学生回答: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教师给予点评和鼓励。
五、师生互动环节(5分钟)
1.教师提问:同学们,在学习焦裕禄精神的过程中,你们遇到了哪些困难?又是如何克服的?
2.学生回答: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经验和感悟,教师总结并给予指导。
六、核心素养能力的拓展要求(5分钟)
1.教师总结:通过学习焦裕禄精神,我们要学会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
2.学生反思:学生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如何将焦裕禄精神应用到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
教学过程设计总计用时:45分钟。
拓展与延伸
一、提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拓展阅读材料
1.《焦裕禄日记》:通过阅读焦裕禄的日记,学生可以更直观地了解他的生活和工作状态,以及他的内心世界。
2.《焦裕禄传》:这是一部关于焦裕禄生平的传记,详细记录了焦裕禄的事迹和精神,适合学生深入了解焦裕禄的一生。
3.《焦裕禄精神的时代价值》:这篇文章从当代视角出发,探讨了焦裕禄精神在新时代的价值和意义,有助于学生将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