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五区县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答案.doc

发布:2025-04-03约1.24千字共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天津市五区县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七年级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共8小题,共22分)

1.(共7分,每空1分)①万里赴戎机②各领风骚数百年③黄梅时节家家雨

④落花时节又逢君⑤夜发清溪向三峡⑥故日月星辰移焉故水潦尘埃归焉

2.B3.A4.C5.D6.B7.C8.A

二、阅读与理解(本大题共13小题,共30分)

(一)(本题共3小题,共8分)

9.(2分)从结构上看,照应了前文(1分);从内容上看,写出他们处境的危急。(1分)

10.(2分)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1分),反映了斯科特一行所处的危险环境,预示着他们悲剧的结局(1分)。

11.(4分)“心中的海市蜃楼”指斯科特在离开世界前心中回忆的美好的往事和他对遥远的祖国、亲人和朋友的怀想。(2分)这种回忆与怀想跟现实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更加增强了悲剧的效果,给人以心灵的冲击。(2分)

(二)(本题共3小题,共6分)

12.(2分,每小题1分)①会:适逢,正赶上②是:这

13.(2分)只听见帷帐中醒木一拍,全场静悄悄的,没有人敢大声说话。

14.(2分)通过听众的反应从侧面烘托出口技艺人的技艺高超,突出表演之“善”。

(三)(本题共3小题,共6分)

15.(2分)①少:小②故:所以,因此

16.(2分)漳河就发源于发鸠山,向东流去,注入黄河。

17.(2分)这个“常”字,写出了精卫填海的坚持不懈的状态,表现了精卫的意志坚定以及执著的精神。

(四)(本题共4小题,共10分)

18.(2分)渲染了寂静的气氛(1分),也为下文写人们情不自禁爆发的热情做铺垫(1分)。

19.(3分)一是作者巧妙地用了一个比喻,将无形化有形,从而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1分);二是运用动词“滚”“滴”“溅”“落”形象地表现了艺术家唱腔的字正腔圆、柔和铿锵的特点(1分),表现了梅兰芳先生的歌喉美妙动听,令人回味无穷。(1分)

20.(3分)听不见的“回音”指观众内心的共鸣(1分);掌声是外在的,而内心的共鸣是心灵的震撼,是内在的(1分);所以“回音淹没掌声”表明观众对梅兰芳的歌喉的赞赏完全出自内心,发自心底(1分)。

21.(2分)内容上,渲染了气氛(1分);结构上,起过渡作用(1分)。

三、综合性学习与名著阅读(本大题共4小题,共8分)

(一)综合性学习(本题共2小题,共4分)

22.(2分)材料四。

23.(2分)示例:吹拉弹唱,谱出世态炎凉

(二)名著阅读(本题共2小题,共4分)

24.(2分)疟疾大叶肺炎

25.(2分)汲取的精神有:敢于向命运挑战,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精神,崇高的革命思想,高尚的道德情操,忘我献身精神,坚强的斗争意志,乐观的生活态度,明确的人生目标等。(写出其中的两项即可得全分。)

四、作文(本大题共1小题,共40分)

26.略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