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专题学习活动《少年正是读书时》说课稿-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同步优质讲堂(统编版2024).docx

发布:2025-02-28约3.21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专题学习活动《少年正是读书时》说课稿-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同步优质讲堂(统编版2024)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设计思路

本节课以《少年正是读书时》为主题,结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材,通过阅读、讨论、实践等活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阅读的重要性,培养阅读兴趣和习惯。设计思路围绕“激发兴趣、培养习惯、提升素养”三个目标展开,旨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阅读的魅力,提升语文素养。

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增强文学鉴赏素养。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激发对知识的探索欲望,提升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通过小组讨论和实践活动,提升沟通与表达技能。

4.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通过阅读经典作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1.理解《少年正是读书时》中阅读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2.掌握阅读方法的多样性,包括速读、精读、略读等。

难点:1.学生对阅读的兴趣不足,难以持续关注阅读内容。

2.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缺乏有效的阅读策略,难以深入理解文本。

解决办法:

1.通过设置情境导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如分享名人阅读故事,展示阅读成果等。

2.教授学生多种阅读方法,结合课文内容进行实践,让学生体验不同阅读策略的效果。

3.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分享观点,通过合作学习加深理解。

4.设计阅读任务,如制作思维导图、撰写读书笔记等,帮助学生整理和巩固阅读内容。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1.讲授法:结合课文内容,讲解阅读的重要性及阅读方法。

2.讨论法:组织学生就阅读心得、阅读策略进行小组讨论。

3.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阅读案例,引导学生分析阅读技巧。

教学手段:

1.多媒体展示:利用PPT展示课文内容,增强视觉效果。

2.互动式教学:通过在线阅读平台,实现师生互动,提升学习效率。

3.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阅读实践活动,如读书分享会、制作阅读卡片等。

教学过程

1.导入(约5分钟):

激发兴趣:通过展示一组关于阅读的名人名言和阅读带来的积极影响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阅读的重要性。

回顾旧知:简要回顾七年级上册已学过的阅读方法,如略读、精读等,为今天的学习做好铺垫。

2.新课呈现(约20分钟):

讲解新知:详细讲解《少年正是读书时》中阅读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材料。

举例说明:以《少年正是读书时》中的经典段落为例,分析阅读技巧,如如何抓住关键词、如何理解作者情感等。

互动探究: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经历,探讨如何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3.巩固练习(约15分钟):

学生活动: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挑选一本感兴趣的书籍,制定阅读计划,并分享阅读心得。

教师指导:针对学生的阅读计划,给予个性化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阅读中的问题。

4.课堂总结(约5分钟):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阅读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坚持阅读。

5.作业布置(约5分钟):

布置课后阅读作业,要求学生阅读指定篇目,并撰写读书笔记,下周进行分享。

具体教学过程如下:

一、导入(约5分钟)

1.展示名人名言和阅读图片,引导学生思考阅读的重要性。

2.回顾七年级上册已学过的阅读方法,如略读、精读等。

二、新课呈现(约20分钟)

1.讲解阅读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引用《少年正是读书时》中的经典段落进行说明。

2.分析阅读技巧,如如何抓住关键词、如何理解作者情感等。

3.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经历,探讨如何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三、巩固练习(约15分钟)

1.让学生挑选一本感兴趣的书籍,制定阅读计划,并分享阅读心得。

2.针对学生的阅读计划,给予个性化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阅读中的问题。

四、课堂总结(约5分钟)

五、作业布置(约5分钟)

布置课后阅读作业,要求学生阅读指定篇目,并撰写读书笔记,下周进行分享。

教学过程中,教师需密切关注学生的参与度,适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教学效果。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学生学习效果

学生学习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阅读兴趣的提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阅读有了更深的认识,了解到阅读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从而激发了他们的阅读兴趣。学生们开始主动寻找感兴趣的书籍,阅读量有所增加,阅读频率也有所提高。

2.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学生在课堂学习中,通过分析课文内容,掌握了抓住关键词、理解作者情感等阅读技巧,提高了阅读理解能力。在课后阅读中,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文章主旨,把握文章结构,对阅读材料有更深入的理解。

3.阅读方法的掌握:学生学会了速读、精读、略读等多种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