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 开学第一周 第一章 行星地球 第3课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说课稿 新人教版必修1.docx
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开学第一周第一章行星地球第3课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说课稿新人教版必修1
主备人
备课成员
教学内容
本节课内容为新版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一章“行星地球”中的第3课“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本节课主要围绕太阳对地球的辐射、热量、风、生物等方面的影响展开,旨在让学生了解太阳对地球的巨大作用,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核心素养目标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重点一: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明确太阳辐射的强度和分布规律,以及其对地球气候、生物生长的直接影响。
-重点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理解太阳黑子、耀斑等太阳活动的特征及其对地球磁场、电离层、气候变化的关联。
-重点三:地球五带的形成与太阳高度角的关系。掌握地球五带的划分依据,以及太阳高度角对地球不同纬度地区气候的影响。
2.教学难点
-难点一:太阳辐射的分布规律。理解太阳辐射随纬度、季节、时间的变化规律,以及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反射、散射作用。
-难点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机制。分析太阳活动如何影响地球的磁场、电离层,以及由此产生的地磁暴、无线电短波通信中断等现象。
-难点三:地球五带划分的地理意义。理解五带划分对地球气候、生物分布的深刻影响,以及如何运用这一知识解释实际地理现象。
学具准备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本节课所需的教材或学习资料,即新版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一章的相关章节。
2.辅助材料: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图表、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如太阳系结构图、太阳活动影响地球的动画等。
3.教学工具:准备地球仪、太阳模型等,以便于直观演示太阳与地球的关系。
4.教室布置:布置教室环境,设置分组讨论区,并准备实验操作台,以方便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和实验操作。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一章的第三课“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在上课之前,请大家先思考一个问题:太阳对地球有什么样的影响呢?请大家自由讨论,并尝试用简短的语言概括出来。
(2)学生:自由讨论,并尝试回答。
(3)教师:很好,同学们已经初步了解了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接下来,我们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深入了解太阳辐射、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各个方面产生的影响。
二、新课讲授
1.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1)教师: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请同学们打开教材,找到第一章第三课的相关内容。
(2)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3)教师:根据教材内容,请同学们回答以下问题:
-太阳辐射对地球的气候有什么影响?
-太阳辐射对地球生物有什么影响?
-太阳辐射对地球的水循环有什么影响?
(4)学生:回答问题,教师点评。
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教师:接下来,我们来探讨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请同学们继续阅读教材,找到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部分。
(2)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3)教师:根据教材内容,请同学们回答以下问题:
-太阳黑子、耀斑等太阳活动对地球的磁场有什么影响?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电离层有什么影响?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气候有什么影响?
(4)学生:回答问题,教师点评。
3.地球五带的形成与太阳高度角的关系
(1)教师:最后,我们来探讨地球五带的形成与太阳高度角的关系。请同学们再次阅读教材,找到地球五带的形成与太阳高度角的关系部分。
(2)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地球五带的形成与太阳高度角的关系。
(3)教师:根据教材内容,请同学们回答以下问题:
-地球五带的划分依据是什么?
-太阳高度角对地球不同纬度地区的气候有什么影响?
-地球五带划分的地理意义是什么?
(4)学生:回答问题,教师点评。
三、课堂练习
(1)教师: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请同学们完成以下练习题:
-判断题:太阳辐射对地球的气候有影响。()
-单选题:太阳活动对地球的电离层有什么影响?()
-简答题:地球五带划分的地理意义是什么?
(2)学生:完成练习题,教师点评。
四、课堂小结
(1)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包括太阳辐射、太阳活动以及地球五带的形成与太阳高度角的关系。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2)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教师点评。
五、布置作业
(1)教师:请同学们课后完成以下作业:
-阅读教材,深入了解太阳辐射、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查找资料,了解地球五带划分的地理意义。
(2)学生:了解作业要求,教师点评。
六、课堂反思
(1)教师:本节课,我们通过讲解、讨论、练习等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