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激素与内分泌系统 说课稿 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docx
3.1激素与内分泌系统说课稿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一、教材分析
“3.1激素与内分泌系统说课稿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生物》第三章《生物的代谢与调节》第一节“激素与内分泌系统”。本节课主要介绍了激素的概念、作用及内分泌系统的组成,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激素在生物体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认识人体内分泌系统的组成及其在生命活动中的调节功能,为后续学习生理过程的调节打下基础。本节课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科学思维、生命观念、科学探究与实践。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激素调节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形成对生命现象的科学认识,发展科学思维能力;通过分析人体内分泌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树立结构与功能观、平衡与稳态观等生命观念;通过实验探究激素的作用,提升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实践操作技能。同时,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提高学生的科学态度与责任感,形成正确的科学价值观。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
-激素的概念和作用机制。学生需要理解激素是如何通过血液循环作用于靶细胞,以及激素在生物体内的调节作用。
-内分泌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例如,甲状腺激素、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作用及其在人体代谢中的调节作用。
具体细节如下:
-掌握激素的定义、化学本质及其分类。
-理解激素的生理作用,如生长、发育、生殖、代谢调节等。
-认识内分泌系统的组成,包括主要的内分泌腺(如垂体、甲状腺、肾上腺等)和它们分泌的激素。
-例如,甲状腺激素对生长发育和代谢的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对血糖水平的调节作用。
2.教学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包括:
-激素作用的具体机制。学生可能难以理解激素如何通过细胞表面的受体发挥作用,以及激素信号的转导过程。
-内分泌系统与神经系统的相互关系。学生可能难以把握内分泌系统与神经系统在调节生理功能时的相互作用。
具体细节如下:
-激素受体的作用机制,如激素与受体结合后如何引发细胞内信号转导。
-激素分泌的反馈调节机制,例如下丘脑-垂体-靶腺轴的工作原理。
-例如,甲状腺激素调节的复杂性,包括其对基因表达的影响和激素受体的调节。
-内分泌系统与神经系统的协调作用,如应激反应中肾上腺激素的分泌受到神经系统的影响。
四、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生物》第三章《生物的代谢与调节》第一节相关内容,确保每位学生都有教材或复印的相应章节资料。
2.辅助材料:收集与激素和内分泌系统相关的图片、图表,以及视频资料,如激素作用机制的动画、内分泌腺分布图等,以增强学生对抽象概念的理解。
3.实验器材:准备激素作用实验所需的仪器和试剂,如激素溶液、实验用的细胞模型、移液器、培养皿等,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
4.教室布置:将教室分为实验操作区和理论学习区,确保实验安全,同时方便学生分组讨论和观察实验结果。
五、教学实施过程
1.课前自主探索
教师活动:
-发布预习任务:通过在线平台发布预习资料,包括教材相关章节的电子版、激素作用机制的科普视频等,要求学生预习并记录关键信息。
-设计预习问题:围绕激素的定义、作用机制及内分泌系统的组成,设计问题如“激素是如何作用于靶细胞的?”“举例说明激素在人体中的重要作用。”
-监控预习进度:通过在线平台的预习任务提交功能,监控学生的预习进度和成果。
学生活动:
-自主阅读预习资料:学生按照要求阅读资料,理解激素的基本概念和内分泌系统的组成。
-思考预习问题:学生针对预习问题进行独立思考,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总结和解释。
-提交预习成果:学生将预习笔记和思考问题的答案提交至在线平台。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探索,提前构建知识框架。
-信息技术手段:利用在线平台实现资源的共享和预习进度的监控。
2.课中强化技能
教师活动:
-导入新课:通过介绍人体内的一种常见激素失调案例,如甲状腺功能亢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讲解知识点:详细讲解激素的作用机制,如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如何调节血糖水平。
-组织课堂活动:设计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不同激素在人体内的作用;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内分泌系统的反馈调节过程。
-解答疑问:针对学生在讨论和实验中产生的疑问,进行及时解答。
学生活动:
-听讲并思考:学生认真听讲,对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积极思考。
-参与课堂活动:学生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通过实践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提问与讨论:学生勇敢提出自己的疑问,并与同学进行讨论交流。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讲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