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dule 9 Unit 2 I’m going to be a driver.(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外研版(一起)英语三年级上册.docx
Module9Unit2I’mgoingtobeadriver.(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外研版(一起)英语三年级上册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设计思路
本节课设计以“Module9Unit2I’mgoingtobeadriver.”为主题,结合三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通过情境创设、游戏互动和任务驱动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本单元的词汇和句型。教学内容与课本紧密相连,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通过学习“driver”等词汇和“I’mgoingtobeadriver.”等句型,学生能够运用英语进行简单的角色扮演和交流,增强跨文化交流意识;同时,通过模拟驾驶场景,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自主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1.词汇掌握:“driver”、“car”等与驾驶相关的词汇,学生能够准确发音并理解其含义。
2.句型运用:“I’mgoingtobeadriver.”句型的理解和运用,能够在实际情境中表达愿望。
难点:
1.词汇理解:学生对于“driver”等抽象词汇的理解和应用。
2.句型运用: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灵活运用“I’mgoingtobeadriver.”句型进行交流。
解决办法:
1.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结合实际生活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词汇。
2.设计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在模拟的驾驶场景中练习句型运用,提高实际交流能力。
3.分层次教学,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提供不同的学习材料和活动,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其中并有所收获。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driver”的职业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学习词汇和句型。
2.任务型教学法:设计“成为驾驶员”的任务,引导学生完成角色扮演,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3.合作学习法:分组讨论和互动,让学生在小组中共同学习和解决问题。
教学手段:
1.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图片、视频和音频等多媒体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增强趣味性。
2.教学软件应用:使用互动教学软件,提供词汇和句型的练习,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3.教学游戏化:设计趣味游戏,如“谁是驾驶员”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过程设计
(总用时:45分钟)
一、导入环节(5分钟)
1.播放一段关于驾驶员职业的视频,引导学生思考:驾驶员需要具备哪些技能?
2.提问:你们知道哪些交通工具?它们有什么特点?
3.引出本节课主题:“I’mgoingtobeadriver.”
二、讲授新课(15分钟)
1.词汇教学:
-展示“driver”、“car”等图片,引导学生说出单词。
-通过实物或模型,让学生直观感受词汇含义。
-分组练习,让学生用新词汇造句。
2.句型教学:
-教师示范:“I’mgoingtobeadriver.”的句型结构。
-学生跟读,注意语音、语调。
-分角色朗读,巩固句型。
三、巩固练习(15分钟)
1.完形填空:在短文中填入合适的词汇和句型。
2.角色扮演:学生分组,分别扮演乘客和驾驶员,进行对话练习。
3.小组讨论:讨论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驾驶员,分享自己的看法。
四、课堂提问(5分钟)
1.提问:你们认为成为一名驾驶员需要具备哪些素质?
2.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五、师生互动环节(10分钟)
1.教师提问:“你们最喜欢的交通工具是什么?为什么?”
2.学生回答,教师引导学生关注交通工具的安全问题。
3.教师示范如何用英语表达对交通安全的关注,如:“Weshouldalwayswearseatbeltswhendrivingorridinginacar.”
4.学生跟读,注意语音、语调。
六、总结与拓展(5分钟)
1.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驾驶员职业的重要性。
2.学生分享自己在本节课中的收获。
3.教师提出拓展任务:课后调查自己家附近的交通状况,并尝试用英语进行描述。
教学过程设计说明:
1.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参与度,通过互动和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针对重难点,设计相应的教学环节,如词汇教学和句型教学,确保学生理解和掌握。
3.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提供不同的学习材料和活动。
4.教学设计符合实际学情,紧扣教学重难点,解决问题及核心素养能力的拓展要求。
5.教学双边互动,教师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知识点梳理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