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15万吨啤酒厂糖化车间的工艺设计开题报告.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Xx学 院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设计(论文)题目: 年产15万吨啤酒厂糖化车间的工艺设计
系 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 业: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 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 导 教 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辅 导 教 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2年月日
课题性质(打√选择) 设计( √ ) 论文( ) 文献综述
啤酒是人类最古老的酒精饮料,是水和茶之后世界上消耗量排名第三的饮料。啤酒于二十世纪初传入中国,属外来酒种。啤酒是根据英语Beer译成中文“啤”,称其为“啤酒”,沿用至今。啤酒以大麦芽﹑酒花﹑水为主要原料﹐经酵母发酵作用酿制而成的饱含二氧化碳的低酒精度酒。现在国际上的啤酒大部分均添加辅助原料。有的国家规定辅助原料的用量总计不超过麦芽用量的50%。在德国,除出口啤酒外,德国国内销售啤酒一概不使用辅助原料。在2009年,亚洲的啤酒产量约5867万升,首次超越欧洲,成为全球最大的啤酒生产地。
19世纪末﹐啤酒输入中国。1900年俄罗斯人在哈尔滨建立了中国第一座啤酒厂;中国人最早自建的啤酒厂是1904年在哈尔滨建立的东北三省啤酒厂。当时中国的啤酒业发展缓慢﹐分布不广﹐产量不大。 1949年後﹐中国啤酒工业发展较快﹐并逐步摆脱了原料依赖进口的落後状态。1979年产量达到510Ml﹐1986年产量达到4000Ml。中国的啤酒于1954年开始进入国际市场﹐当时出口仅0.3Ml﹐到1980年已猛增到26Ml)。
自20世纪90年代,我国啤酒行业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行业发展至今,我国的啤酒产量和人均消费量均有大幅度提升。2007年我国全年啤酒产量3931万千升,人均啤酒消费量30升左右。进入21世纪,各啤酒厂商竞争优势地区逐渐形成,企业要保证业绩继续增长,就必须跳出优势地区,抢占市场份额。这样,行业进入了激烈竞争阶段,行业增速也有了放缓的迹象。2005年-2007年平均复合增长率为8.59%,啤酒人均消费量基本与世界平均消费水平持平。
啤酒分类:
l、根据啤酒色泽划分 (1)淡色啤酒 (2)浓色啤酒 (3)黑啤
2.根据啤酒杀菌处理情况划分 (1) 鲜啤酒 (2)熟啤酒
3.根据原麦汁浓度划分 (1)低浓度啤酒 (2)中浓度啤酒 (3)高浓度啤酒
4.根据发酵性质划分 (1)顶部发酵 (2)底部发酵
啤酒原料:大麦﹑酿造用水﹑酒花﹑酵母以及淀粉质辅助原料(玉米﹑大米﹑大麦﹑小麦等)和糖类辅助原料等。适于啤酒酿造用的大麦为二棱或六棱大麦。二棱大麦的浸出率高,溶解度较好;六棱大麦的农业单产较高,活力犟,但浸出率较低,麦芽溶解度不太稳定。啤酒用大麦的品质要求为:壳皮成分少,淀粉含量高,蛋白质含量适中(9~12%),淡黄色,有光泽,水分含量低於13%,发芽率在95%以上。
啤酒生产工艺:
大体上分可以按以下流程走:
制麦----糖化----发酵-----过滤-----包装。
其中:制麦:选麦----洗麦------浸麦-------发芽-------烘干------贮存(回潮)
糖化:粉碎----糖化------糊化-------过滤-------洗糟-------煮沸-------冷却-----充氧
发酵:酵母添加------前发酵-------回收酵母------后发酵-------老熟
过滤;:过滤------抗氧化剂添加-----稳定
包装:选瓶-------洗瓶-------灌装-------压盖-------杀菌-------贴标------喷码-------装箱------入库
本次设计主要涉及啤酒糖化方面的情况。啤酒糖化是啤酒工艺中非常关键的一步,希望通过我的努力,使中国的啤酒糖化工艺能取得创新,使国产啤酒的风格和品位上能取得突破,使中国的高端啤酒行业能在国际上有立足之地,让我们年轻人能为提升国家地位尽一份绵薄之力。
设计(论文)主要内容
依据国家相关技术标准和有关设计规范,对年产15万吨啤酒厂糖化车间进行工艺设计。包括综述国内外啤酒工业的发展过程和糖化在啤酒生产中的作用;通过对相关资料的分析和比较,确定合理的工艺路线;对主要设备进行物料衡算和能量衡算及设备尺寸计算;根据设计计算结果对设备进行选型;提出非工艺设计要求;绘制工艺流程图、主要设备图、车间设备布置图;编写设计说明书。 设计(研究)方案
通过实习和收集有关资料以及对文献资料的整理,了解国内外啤酒工业的发展过程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