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定蛋白临床意义.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特定蛋白的临床意义与应用深圳市锦瑞电子有限公司 (内部资料,仅供参考) C-反应蛋白简介 C反应蛋白定义: 1930年,Tillett和Francis首次在急性大叶性肺炎患者的血清中发现一种能在Ca2+存在时与肺炎球菌细胞壁中的C-多糖发生特异性沉淀反应的物质。1941年Avery等测知它是一种蛋白质,故称为C反应蛋白(CRP)。它是一类正急性时相反应蛋白,随着损伤、炎症或各类疾病迅速增加。 CRP为何被临床医生所青睐?主要是由CRP的临床意义和我国现阶段使用抗生素的概况有关 我国抗生素应用概况 门诊处方抗菌药占24%以上,是比例最大的一类药物。门诊感冒患者约有75%应用抗生素 住院病人,抗生素使用率高达80%,外科手术达95% 滥用抗生素的严重后果 20万人/年死于药品不良反应,40%与抗生素相关 1/3的残疾人属于听力残疾,而60%到80%的致聋原因与使用抗生素有关 细菌耐药率不断上升,并出现多药耐药和泛耐药菌 指导抗生素使用的检测指标 病原体检测、培养、药敏试验 需要专业的设备、条件和人员 结果往往48小时以后出来 检出率不是很高 白细胞检测、监测 CRP检测、监测 白细胞检测 敏感性差 白细胞总数 分类计数 中性粒细胞的核象变化 影响因素众多 疾病初期,机体应激反应 剧烈运动、跑步、紧张、恐惧 妊娠、肾上腺皮质激素使用 反应速度慢、幅度小 CRP的临床优点 1.超出正常值的增量有巨大的潜力 --易于检出 2.病毒感染通常没有标志性增长 --用于鉴别 3.反应速度快和迅速常态化 --升高下降都很快 4.检测方便快速 CRP的特性 1、CRP的理化特点 CRP由五个相同的非共价结合的单体组成,呈环状五聚体,其亚基由206个氨基酸残基组成。 3.生物学特点 反应快速,增量大,随着恢复下降也快;敏感! C-反应蛋白临床意义与应用 CPR与ESR、WBC CRP在区分细菌和病毒感染方面能提供比WBC更精确的信息。 常用感染指标WBC、ESR、CRP的比较 CRP的临床意义 鉴别细菌性或病毒性感染 --指导是否使用抗生素 监测和控制感染 --监测创伤、手术继发感染 评估抗生素疗效 --调整抗生素或及时停用抗生素 一)、鉴别细菌性或病毒性感染 CRP浓度在细菌感染时增高,而病毒感染时不增高. 最高水平的CRP值常发生于G-菌感染时,有时可高达500mg/L;G+菌感染和寄生虫感染通常引起中等程度的CRP升高,典型的是在100mg/L左右;病毒感染引起的反应最轻,通常不超过50mg/L,极少超过100mg/L. CRP的指导意义 CRP升高的程度反应炎症组织和感染的范围、严重程度和活动性。 CRP值为10-20mg/L,提示有细菌或病毒感染。 CRP值升至20-50mg/L时,提示有一般的细菌感染。 CRP值50mg/L,提示严重疾病过程并往往处于细菌感染期。 二) 、监测和控制感染 1、组织损伤 广泛烧伤时CRP显著升高,如无感染,三天后即下降且在超过一个月的愈合期内持续下降。如期间有感染发生,CRP又会升高,所以CRP可用来监测整个病程。 2、器官移植移植后三天CRP开始下降,如不下降可怀疑存在早期排异反应 3.细菌性脑膜炎 四) 、评估抗生素疗效 急性感染性疾病时抗生素治疗的最适化; 高危患者在缺少微生物诊断报告时,确立抗生素治疗方案; 在CRP下降至正常时,中止抗生素治疗。持续升高的CRP值一般预示治疗无效,应当更换治疗方法; 在一些难以进行临床评估的风湿性疾病中,快速选择适当的抗炎治疗药物; 根据CRP水平的变化来决定药物的剂量; 有效预计并发症的发生。 超敏C-反应蛋白并不是一种新的CRP,其实是根据测定方法更敏感而命名。 临床常规测定普通CRP的方法检测线性一般为3mg/L以上。近年相继采用乳胶增强的免疫比浊法等技术大大提高了分析的灵敏度(有些检测可达0.1mg/L以下),用这些方法测定低浓度范围的CRP也有很高的准确度。一般把所测结果小于3mg/L的CRP称为高敏感或超敏感CRP,国内一般简称为超敏或高敏CRP(英文缩写hs-CRP)。 超敏C-反应蛋白主要应用在预测心血管事件的危险评估和新生儿的炎症判断。 在心血管事件的危险评估时,对于hs-CRP的测定建议在无炎症、感染(代谢稳定)条件下进行,以减少个体差异。 五:糖化血红蛋白与血糖水平存在差异性的原因 1、HbAlc代表的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