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985-第六章 统计指数分析法.ppt

发布:2017-09-26约字共1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一、 1.概念    指数是表明社会现象复杂经济总体的数量对比关系的相对数。 Ⅰ.任何一个复杂现象的总体,总是由多个因子构成的,如: Ⅱ.处于不同场合的同质现象的两个总体之所以存在差异,必定组成总体的各个因子存在着差异。 作业(五) 习题集: 第六章  统计指数分析法   五、计算题   1、6、7、8 * * 第六章 统计指数分析法 第一节?????? 指数的意义和种类 第二节 个体指数的计算方法及其 在统计分析中的作用 第三节??? 总指数的编制方法 第四节????指数体系和因素分析 第一节?????? 指数的意义和种类 一、统计指数的概念和作用: 1.概念 2.作用 二、 统计指数的种类 ①可用于研究总体中各个个体不能直接加总的同类现象的综合差异状况和差异程度(即对多因素总体进行综合对比分析) ②可用于分析受多因素影响的两个同类现象的总差异中各个因素影响的方向和影响的程度(即总变动中各因素的作用方向及程度) 二、统计指数的种类 1.指数按其所表明现象特征不同,分为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 2.指数按其说明现象的范围不同,分为个体指数和总指数(类指数); 3.指数按其计算方法或形式的不同,分为综合指数和平均数指数; 4.指数按其所说明的因素多少,可分为两因素指数和多因素指数; 5.指数由于在因素分析中用于反映的现象不同,可分为总量指标指数和平均指标指数; 6.指数由于在动态数列中所采用的基期不同,可分为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 第二节? 个体指数的计算方法 及其在统计分析中的作用 一、 个体指数的计算方法: 二、 个体指数在因素分析中的运用: (一)多因素分析法(逐一影响因素的分析法) (二)两因素分析法(因子影响的分析法) 如以下实例:某县商业部门棉花收购情况 ? 单位 母项(去年实际) 子项(今年实际) 个体指数(%) 甲 乙 1 2 3=2/1 收购量(q平均收购价(p) 收购总额(pq) 万斤 元/斤 万元 4400 1.15 5060 5280 1.35 7128 120.0 117.4 140.9 计算个体指数时,随着研究对象的改变,有时要扩大计算的空间、时间、范围,总量指标及数量指标可以直接加总;质量指标可以使用算术平均法及调和平均法求得所需数据。 例 第三节?????? 总指数的编制方法 一、综合指数的编制方法 (一)数量指标总指数的编制方法 (二)质量指标总指数的编制方法 (三)编制数量指标总指数和质量指标总指数的 一般原理 二、平均数指数的计算公式 (一)加权算术平均数的计算公式 (二)加权调和平均数的计算公式 (三)综合指数法与平均数指数法的区别与联系 三、可变权数与不变权数 一、综合指数的编制方法:例 产品名称 单位 产量q 出厂价(元)p 产值(万元) 去年 今年 1980年 去年 今年 1980年 去年 今年 甲 乙 1 2 3 4 5 6 毛毯 毛呢 羊毛衫 条 米 件 10000 40000 6000 12000 40400 5000 8000 40000 9000 50 20 110 60 20 100 53.5 20 115 50 80 66 72 80.8 50 合计 万元 ? ? ? ? ? ? 196 202.8 某毛纺厂生产情况如下 (三)?? 编制数量指标总指数和质量指标总指数的一般原理 1.编制数量指标总指数时,必须以相应的质量指标作为同度量因素;编制质量指标总指数时,必须以相应的数量指标作为同度量因素。→强调“相应”两字。 2.在一般研究中,人们通常在编制数量指标总指数时,以相关的基期质量指标作为同度量因素;而在编制质量指标总指数时,常以相关的报告期数量指标作为同度量因素。 二、平均数指数的计算公式 (一)加权算术平均数的计算公式 (二)加权调和平均数的计算公式 (三)综合指数法与平均数指数法的区别与联系 1.区别: ①综合指数法是从确定同度量因素出发,把不能直接对比的事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