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八上4-4一次函数的应用定稿.doc

发布:2017-06-02约3.08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课题:4.4一次函数的应用(3) 一.备课标: (一)内容标准:能利用一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二)核心概念:初步学会在具体情境中从数学的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发展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十大核心概念在本节课中突出培养的是几何直观和应用意识,同时发展数形结合意识。 二、备重点、难点: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北师大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四节的第3课时,主要是利用两个一次函数的图象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和前一课时一样,教科书注重从函数图象中获取信息从而解决具体问题,关注数形结合思想的揭示,关注形象思维能力的发展,同时,这为今后学习用图象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打下基础。 (二)本课主要围绕两个一次函数图像的应用展开,难度上比上一节有所提高,从图像的应用看,前一课时关注的主要内容有图像与y轴的交点,以及k、b的实际意义等;本课时则更增加了图像交点的实际意义,不同的k与b的意义及比较等。这对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几何直观等有良好的作用。因此,本节确定: 教学重点: 1、对图像的理解与识别,尤其是理解图象交点的实际意义,不同的k与b的意义及比较。 2、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和应用意识,同时发展数形结合意识。 教学难点:从函数图象中正确读取信息,理解图象交点的实际意义,不同的k与b的意义及比较。 三.备学情: (一) 学习条件和起点能力分析: 1.学习条件分析: (1)必要条件:经历了用一次函数解决问题的过程,能关注图像与y轴的交点,以及k、b的实际意义等。 (2)支持性条件:在现实生活中也见识过大量的函数图象,所以具备了从函数图象中获取信息,并借助这些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础。 2.起点能力分析 (1)学生已学习了一次函数及其图象及其性质,能用一次函数解决简单问题。 (2)初步学会了通过观察、分析获取有用的信息,并据此逐步解决有关问题。 (二)学生可能达到的程度和存在的普遍性问题:本节课通过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多数学生能从函数图象中获取信息,并借助这些信息分析问题、解决简单的问题,如引例;但从函数图象中正确读取信息,理解图象交点的实际意义,不同的k与b的意义及比较上部分学生存在障碍,尤其是例3的文字量比较大,一些学生在理解上可能存在困难,或有畏难情绪。针对这一问题,采取的策略为:教学中,教师应当放慢速度,带领学生读题、分析,同时发挥小组长的帮教作用,帮助学生对图像的识别与理解,进而解决问题。 四.教学目标: 1.理解图象交点的实际意义,不同的k与b的意义及比较。 2、进一步训练学生的识图能力,能通过函数图象获取信息,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初步体会方程与函数的关系,建立各种知识的联系。 4、在函数图象信息获取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意识,发展形象思维。 5、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数学应用意识。 五.教学过程: (一)、构建动场: 活动一:如图,l1反映了某公司产品的销售收入与销售量的关系, l2反映了该公司产品的销售成本与销售量的关系,根据图意填空: (1)当销售量为2吨时,销售收入=____元,    销售成本=____元; (2)当销售量为6吨时,销售收入=____元,    销售成本=____元; (3)当销售量为___时,销售收入等于销售成本; (4)当销售量___时,该公司赢利    当销售量___时,该公司亏损; (5)l1对应的函数表达式是_____,l2对应的函数表达式是_____。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和探究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识.通过问题串的精心设计,引导学生根据实际问题建立适当的函数模型,利用该函数图象的特征解决这个问题.在此过程中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活动二:想一想:在上题中,l1对应的一次函数y=k1x+b1中,k1和b1的实际意义各是什么?l2对应的一次函数y=k2x+b2中,k2和b2的实际意义各是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引导学生解决活动一的问题,并对此问题的思考,培养学生对图像的理解与识别,尤其是理解图象交点的实际意义,不同的k与b的意义及比较。 (二)自主学习与交流探究: 例2 我边防局接到情报,近海处有一可疑船只正向公海方向行驶.边防局迅速派出快艇 追赶(如图),下图中, 分别表示两船相对于海岸的距离(海里)与追赶时间(分)之间的关系. 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1)哪条线表示到海岸的距离与时间之间的关系? 解:观察图象,得当时,距海岸0 n mile,即,故表示到海岸的距离与追赶时间之间的关系; (2),哪个速度快? 解:从0增加到10时,的纵坐标增加了2,而的纵坐标增加了5,即10 min内,行驶了2海里,行驶了5 n mile,所以的速度快. (3)15 min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