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四章 反应速率 化学平衡 题目.ppt

发布:2017-06-18约字共1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化学上将一步完成的反应称为基元反应。只由一个基元反应构成的化学反应称为简单反应;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基元反应构成的化学反应称为复杂反应。对于基元反应:aA+bB→cC+dD,其速率可以表示为v=k·{c(A)}a·{c(B)}b (k称为速率常数),复杂反应的速率取决于慢的基元反应。 已知反应NO2+CO→NO+CO2,在不同的温度下反应机理不同,请回答下列问题: (1)温度高于220℃时,实验测得该反应的速率方程是v=k·c(NO2)·c(CO),则该反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简单反应”或“复杂反应”)。 (2)温度低于250℃时,实验测得该反应的速率方程是v=k·{c(NO2)}2,又知该反应是由两个基元反应构成的复杂反应,其中较慢的基元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均为氮氧化物(目前已被科学家确认的氮氧化物有N2O、NO、NO2、N2O3、N2O4、N2O5、NO3等)。 请你根据上述事实,大胆猜想:反应“NO2+CO→NO+CO2”,在该条件下的反应机理(用方程式表示该反应的历程,并在括号内注明“快反应”或“慢反应”)。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v(mol·L-1·s-1) c(H2)(mol·L-1) c(Cl2)(mol·L-1) 1.0k 1.0 1.0 2.0k 2.0 1.0 4.0k 2.0 4.0 2.反应速率v和反应物浓度的关系是用实验方法测定的,化学反应:H2+Cl2=2HCl的反应速率v可表示为:v=k[c(H2)]m·[c(Cl2)]n,k为常数,m,n值可用表中的数据确定。 由此可推断m,n值正确的是: A m=1,n=1 B m=1/2,n=1/2 C m=1/2,n=1 D m=1,n=1/2 3.对于简单反应 aA(g)+bB(g) cC(g),有如下关系:V正=k1[A]a[B]b,V逆=k2[C]c,k1、k2都是常数,且在同一温度下与物质的起始浓度无关,若缩小混和物持体积到原来的一半,则正反应速率增加到原来的 A a倍 B b倍 C 2b倍 D 2a+b倍 4.丙酮和碘在酸性溶液中发生如下反应: CH3COCH3+I2→CH3COCH2I+H++I- 25℃时,该反应的速率由下式决定:v=k[CH3COCH3][H+] 上述中,k=2.73×10-5L/(mol·s), 试推测开始时反应速率和反应后期反应速率的变化情况? 已知开始时c(I2)=0.01mol/L,c(CH3COCH)=0.1mol/L,c(H+)=0.01mol/L,当I2反应掉一半时,试通过计算判断反应速率与开始时反应速率的大小。 5.放射性同位素的蜕变反应速率为:2.303lgC0/C=kt 其中:C0为放射性物质的初浓度,C为某一指定时刻的浓度,t为反应所经历的时间,k为速率常数,单位为(时间)-1。在蜕变反应中,反应物消耗一半(或反应物减少到初浓度的一半)所需要的时间称为半衰期,利用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可以确定岩石、古代动植物化石的“年龄”。 碳的放射性同位素14C在自然界树木中的分布基本保持为总碳量的1.10×10-13%。某考古队在一山洞中发现一些古代木头燃烧的灰烬,经分析14C的含量为总碳量的9.87×10-15%,已知14C半衰期为5700年,试计算灰烬距今约多少年? 6.等质量的铁与过量的盐酸在不同的试验条件下进行反应,测定在不同时间t产生氢气体积v的数据,根据数据绘制得到图1,则曲线a、b、c、d所对应的试验组别可能是 A.4-3-2-1 B.1-2-3-4 C.3-4-2-1 D.1-2-4-3 7.在溶液中,反应A+2B C分别在三种不同实验条件下进行,它们的起始浓度均为 。反应物A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下图所示。 8.合成氨工业用氢和氮在催化剂作用下直接合成,下表表示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作用下达到动态平衡时氨的含量。达到平衡时混合气中氨的含量(体积百分比)(氮气和氢气的体积比是1︰3) 右图是一透热性能很好的坚固容器,活塞C可左右移动。其总体积为44.8L,现将400℃、300大气压的氢气33.6L和400℃、300大气压的氮气11.2 L充入容器中,当两者反应达到动态平衡时,若保持混合气体的压强仍为400℃和300大气压,求: (1)容器是向外界放热,还是吸热? (2)试计算充入容器中氮气质量是多少克? (3)活塞C要向左倒移动的距离与容器全长之比是多大? 9. 如右图,向A充入1m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