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专题复习盐类的水解及应用.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高三化学第一轮复习 盐类水解 考纲解读 了解盐类水解的原理,影响盐类水解程度的主 要因素以及盐类水解的应用。 盐类水解在生产、生活、科研等领域的应用是 常见的考点。 离子浓度大小比较、离子守恒关系式是高频考 点。 连线高考 (2013年浙江高考第12题)25℃时,用浓度为0.1000 mol/L的NaOH溶液滴定20.00 mL浓度均为0.1000 mol/L的三种酸HX、HY、HZ,滴定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相同温度下,同浓度的三种酸溶液 的导电能力顺序:HZ<HY<HX B.根据滴定曲线,可得Ka(HY)≈10—5 C.将上述HX、HY溶液等体积混合后,用 NaOH溶液滴定至HX恰好完全反应时 c(X—)>c(Y—)>c(OH—)>c(H+) D.HY与HZ混合,达到平衡时: c(H+)= +c(Z—) +c(OH—) Ka(HY)·c(HY) c(Y—) 离子浓度的大小比较 离子浓度大小比较——溶质单一型 规律: 溶质为弱酸或弱碱 ①考虑弱电解质的电离(非常微弱)。 c(不电离分子) c(离子) ②多元弱酸分步电离 c(第一步电离得到的离子) c(第二步离子) 【例1】在 0.1 mol/L 的 HAc 溶液中,各微粒 浓度由大到小的关系为: c(HAc) c(H+) c(Ac-) c(OH-) 【例2】在 0.1 mol/L 的 NH4Cl 溶液中,各离子 浓度由大到小的关系为: c(Cl-) c(NH4+) c(H+) c(OH-) 规律: 溶质为一种盐 ①考虑电解质的电离,将其电离成离子 ②考虑“弱离子”的水解(一般很微弱) ③c(不水解离子) c(水解离子) c(显性离子) c(隐性离子) 注:所谓“显性离子”是指使溶液表现酸碱性的离子;“隐性离子”则与之相反。 【例3】在Na2S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关系为 c(Na+)>c(S2-)>c(OH-)>c( HS-)>c(H+) 规律:二元弱酸的正盐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 (不水解离子) (一级水解离子) (显性离子) (二级水解离子) (隐性离子) 【例4】有关①100ml 0.1 mol/LNaHCO3 、②100ml 0.1 mol/L Na2CO3两种溶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①溶液中: B.②溶液中: C. c(CO32-)比较: ① ② A 规律: 1、不同溶液中的相同离子浓度的比较考虑水解和电离的程度 2、等浓度正盐的水解程度酸式盐的水解程度 规律: 3、酸式盐溶液的判断 (1)强酸的酸式盐只电离不水解,溶液一定显酸性,如NaHSO4=Na+ + H+ +SO42-。 (2)弱酸的酸式盐溶液的酸碱性,取决于酸式酸根离子的电离程度和水解程度的大小。 ①若电离程度小于水解程度,溶液显碱性,如 NaHS、Na2HPO4、NaHCO3等: ②若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溶液显酸性,如 NaH2PO4 、NaHSO3、 NaHC2O4等。 【对点训练】 1.等浓度的下列溶液中,c(CO32-) 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 ① Na2CO3 ② (NH4)2CO3 ③ H2CO3 ④ NaHCO3 ⑤ NH4HCO3 【答案】 ① ② ④ ⑤ ③ 离子浓度大小比较——混合溶液型 【例5】 (双选)用物质的量都是0.1 mol的CH3COOH和CH3COONa配制成1L混合溶液,已知其中C(CH3COO -)>C(Na+),对该混合溶液的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C(H+)>C(OH-) B.C(CH3COOH)+C(CH3COO -)=0.2 mol/L C.C(CH3COOH)>C(CH3COO -) D.C(CH3COO -)+C(OH -)=0.2 mol/L AB 中学化学常见的三对混合不反应的溶液 1.等浓度的HAc与NaAc的混合溶液: 溶液呈酸性 2.等浓度的NH3·H2O与NH4Cl的混合液: 溶液呈碱性 3.等浓度的HCN与NaCN的混合溶液: 溶液呈碱性 规律: 1、清楚溶液中存在的各种微粒 2、考虑各离子的水解、电离程度及离子间的相互影响 3、借助溶液中的三大守恒关系来解决问题。 溶液中离子的三大守恒 电荷守恒:溶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