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孔吸附树脂与其在黄酮类成分分离纯化中的应用进展剖析.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www-zgys·org 综 述
·综 述·
大孔吸附树脂及其在黄酮类成分分离纯化中的应用进展
葛淑兰 陈龙华 李中文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济南250002)
关键词 大孔吸附树脂;黄酮类成分;分离;纯化
中图分类号:R28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9X(2008)06-07024)4
大孔吸附树脂(macroporousresin)是一类不含交换基团到分离纯化的目的。
且有大孔结构的高分子吸附剂,具有良好的大孔网状结构和 2影响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的因素晗-31
较大的比表面积,可以通过物理吸附从水溶液中有选择地吸 2.1树脂本身结构
附有机物,20世纪70年代以来,已在环保、食品、医药等领 大孔吸附树脂是表面吸附剂,其吸附性能主要取决于吸
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近年来在中药有效成分的分离纯化 附剂的表面性质,即树脂的极性(功能基)和空间结构(孔
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尤其在水溶性成分的分离 径、比表面积、孔容),一般非极性化合物在水中可以被非极
方面显示出独特的效果。本文就大孔吸附树脂的分离特性 性树脂吸附,极性树脂则易在水中吸附极性物质。
及其近年来在黄酮类成分的分离纯化中应用进行综述,并就 2.2被吸附化合物的结构
应用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 一般来说,被吸附化合物的分子量大小和极性的强弱直
1 大孔吸附树脂的类型、结构和分离原理¨1 接影响吸附效果。如葛根素分子结构有一个极性糖基和一
大孔吸附树脂是以苯乙烯、丙烯酸酯、丙烯腈等为单体, 个非极性黄酮母核,结构总体显示弱极性,同时又具有酚羟
以二乙烯苯等为交联剂,甲苯、煤油等为致孔剂相互交联聚 基结构,可以作为一个良好的氢键供体,所以弱极性且具有
合形成的高分子吸附剂。大孔树脂理化性质稳定,不溶于 氢键受体结构的吸附树脂对葛根素具有较好的分离效果。
酸、碱及有机溶剂,对有机物选择性好,不受无机盐类及强离 通常对于分子量相似的化合物,极性越小,吸附能力越
子低分子化合物的影响,根据极性不同,分为非极性、弱极性 强,则越难洗脱下来;极性越大,吸附能力越弱,则越易洗脱
和中极性等几类。树脂一般为白色球状颗粒,直径在0.3— 下来。对于极性相似的化合物,分子量越大,越易洗脱下来。
1.25
mill之间,粒度为20—60目,从显微结构上看,大孔吸2.3洗脱荆
附树脂包含有许多具有微观小球的网状孔穴结构,颗粒的总 被吸附化合物在洗脱剂中的溶解度对吸附性能有较大
表面积很大,具有一定的极性基团,由于范德华引力或生成 的影响。对非极性大孔吸附树脂,洗脱剂极性越小,其洗脱
氢键使其具有吸附性;同时,这些网状孔穴的孔径使得它们 能力越强。若一种物质在某种洗脱剂中溶解度大,树脂对其
对通过孔径的化合物根据其分子量的不同而具有一定的选 吸附力就弱,如无机酸盐在水中溶解度大,树脂对其吸附弱。
择性。通过吸附性和分子筛原理,有机化合物根据吸附力不 黄酮苷类化合物,分子中具有极性糖基和极性较小的苷元部
同及分子量大小在大孔吸附树脂上经一定的溶剂洗脱而达 分,故既可溶于水,又可在非极性大孔吸附树脂上被机械吸
基金项目:山东省教育厅科技计划项目(项目编号J07YDIO)
作者简介:葛淑兰,女,教授,主要从事药学专业教学与中药新药研究。Tel:(0531-mail:sdyzgeshulan@163.COlll。
后常出现皮损恶化即所谓“反跳现象”。复方甘草酸苷注射 产生特异性抗体,最终达到调节患者免疫水平,增强机体抗
液中含有多种三萜皂苷,具有免疫调节作用,但在治疗湿疹 感染和抗过敏的能力。
的过程中,容易出现水肿、血压升高等类固醇样不良反应【3j。 通过本临床观察,对湿疹患者,应用BCG-PSN治疗疗效
本次研究的目的在于寻找安全、有效治疗顽固性湿疹且能一 较好;且不良反应小,安全性高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