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协商决定班级事务》第二课时 说课稿-2023-2024学年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统编版.docx
5《协商决定班级事务》第二课时说课稿-2023-2024学年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统编版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5《协商决定班级事务》第二课时说课稿-2023-2024学年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统编版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道德与法治
2.教学年级和班级:五年级上册
3.授课时间:2023-2024学年
4.教学时数:1课时
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学会在集体中积极沟通、表达个人意见。
2.增强学生的法治观念,使学生认识到班级事务管理中的法律意识和规则意识。
3.提升学生的决策能力,学会通过民主程序解决班级问题,培养责任感和担当精神。
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的相关知识: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对班级管理有一定的了解,能够识别基本的班级规则和集体行为规范。他们可能已经接触过一些简单的决策过程,如选择班级活动等。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五年级学生对班级事务表现出较高的参与热情,他们喜欢参与讨论和决策过程。学生的能力方面,部分学生可能具有较强的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能够有效地参与班级事务的讨论。在学习风格上,学生既有独立思考者,也有偏好合作学习的个体。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部分学生可能在表达个人意见时感到困难,缺乏自信,或者不知道如何有效地参与讨论。此外,对于班级事务的决策过程,一些学生可能对民主程序的规则和步骤不够熟悉,导致在参与决策时感到困惑。此外,学生可能对法律意识的理解有限,需要通过具体案例来加深理解。
教学资源
-软硬件资源:多媒体教学设备(电脑、投影仪)、白板或黑板、录音笔、摄像机
-课程平台:学校网络教学平台,用于发布教学资料和在线讨论
-信息化资源:班级事务管理相关的视频案例、图片资料、在线问卷调查工具
-教学手段: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案例分析、课堂辩论、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如:“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们还记得班级事务管理的重要性吗?”
-教师展示班级事务管理的实际案例,如班级活动策划、卫生值日安排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今天,我们将继续探讨班级事务管理,学习如何通过协商来决定班级事务。”
2.讲授新知(20分钟)
-教师讲解协商决定班级事务的基本原则,如公平、公正、公开等。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协商决策的过程,如提出问题、讨论解决方案、投票表决等。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班级事务决策的场景,让学生亲身体验协商过程。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针对一个班级事务问题进行协商决策,并汇报讨论结果。
3.巩固练习(10分钟)
-教师提出几个班级事务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运用所学知识提出解决方案。
-各小组派代表进行展示,教师点评并给予指导。
-教师总结各小组的解决方案,强调协商决策的重要性。
4.课堂小结(5分钟)
-教师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协商决定班级事务的原则和步骤。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总结学生的观点,强调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5.作业布置(5分钟)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讨论家庭事务,尝试运用协商决策的方法解决问题。
-学生提交作业时,教师可进行个别辅导,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学生学习效果
学生学习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合作意识与沟通能力的提升:通过协商决定班级事务的实践,学生学会了如何在集体中积极沟通,表达自己的意见。他们能够尊重他人,倾听不同意见,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共识。这种能力的提升将有助于学生未来在社会生活中更好地融入集体,解决实际问题。
2.法治观念和法律意识的增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班级事务管理中的法律意识和规则意识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他们能够理解法治的重要性,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并在日常生活中践行法治精神。
3.决策能力的提高:通过模拟班级事务决策的场景,学生学会了如何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在小组合作中共同制定决策。这种能力的提升将有助于学生在未来面对挑战时,能够更加自信地做出正确决策。
4.责任感和担当精神的培养:学生在参与班级事务管理的过程中,体会到责任的重要性,逐渐培养起对集体和个人的责任感。在面对班级问题时,他们能够勇于担当,积极寻找解决方案。
5.团队协作与集体荣誉感的增强:通过协商决定班级事务,学生体会到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他们在合作中共同进步,培养了集体荣誉感,为班级的和谐发展贡献力量。
6.问题解决能力的提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了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面对班级事务时,他们能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