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铁道车辆电气装置检修》课件——项目七 安装装置.pptx

发布:2025-03-13约1.82千字共10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轴温升高会导致车轴断裂,列车脱轨、倾覆等严重故障;KZSM-I型集中式轴温报警装置;;「KZS/M-I型轴温报警装置的组成」;「KZS/M-I型轴温报警装置的组成」;「KZS/M-I型轴温报警装置的组成」;「KZS/M-I型轴温报警装置的组成」;这种方式的优点是所有的信息全部共享,速度快,即使有一台仪器发生故障也不会使网络瘫痪。;「KZS/M-I型轴温报警装置的作用」;「KZS/M-I型轴温报警装置的特点」;;仪器采用一体化结构,温度测量、显示、数据信号传输、电源等都在一台机器内,只需接上传感器就可以正常工作。

采用先进的模块式开关稳压电源,能在直流36~72V范围内可靠工作。

由于该仪器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微处理器(CPU)、智能化处理传感信息、模块化结构。

采用数字式传感器。

仪器数据的传输利用两根广播线或两根专用线完成,在原有的TKZW-1TA型接线的基础上只加两根线,接线简单。

仪器的联网采用分布式结构,任意仪器就可构成网络,即使某一台仪器发生故障,也不影响其他仪器的正常使用,如果联接线从中间断开,则系统变为两个独立的网络正常工作。

带传感器智能判断功能,传感器短路不报警。;「KZS/M-I型轴温报警装置的特点」;仪器带有实时时钟,自带报警数据记录,便于随时查阅。;;「一、KZS/M-I型轴报器的工作原理」;「一、KZS/M-I型轴报器的工作原理」;「一、KZS/M-I型轴报器的工作原理」;「一、KZS/M-I型轴报器的工作原理」;;输入电压工作范围宽,输入输出隔离,并具有过热、过流保护功能。;频移键控(FSK)方式,中心频率为132.45kHz;「二、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二、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二、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温度值或开路

短路等状态送到LCD显示器显示;读取温度命令;读取温度命令;「二、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三、KZS/M-I型轴温数据监测记录仪工作原理」;对各车厢的温度进行定时记录

给安装了KZS/M-I型轴报的车辆建立数据库

查看运行时整列车各个轴位的轴温

可以把数据转存到大容量的IC卡上;;;报警时间

车种车号

车厢号

轴位

轴温

环温;电子防滑器;「KZS/M-I型轴温报警装置的组成」;;「一、防滑器组成」;「一、防滑器组成」;感应齿轮;「一、防滑器组成」;;;;;;在车辆入库后,它既无风压又无速度,防滑器处于断电状态。

维护人员若想对防滑器进行检查,可按下“诊断”或“显示”按钮。;电源指示灯亮;电源指示灯灭;要想使用某个功能按钮,需按下该按钮约3s,当LED显示器显示“89”时,该按钮的功能才能执行。;;膜板活塞

活塞顶杆

压力调整弹簧

微动开关;当列车管压力达到要求数值时,膜板活塞上移,通过活塞顶杆推动微动开关,使其常开触点闭合,常闭触点断开。

当列车管压力低于弹簧调整值时,微动开关恢复原状,常开触点断开,常闭触点闭合,触发主机内部的定时线路。;二、防滑器工作原理;分别计算出各轴的速度和减速度,并将各轮对的转动线速度与车辆运行速度进行比较得到相应的速度差,再将各轴的减速度和速度差分别与相应的判据进行比较。;;;「一、监视、故障存储和显示及诊断功能」;;;(3)是对程序运行的监视

采用微处理器的监视定时器对软件运行进行监督。

一旦因某些干扰使程序出现问题时,监视定时器能强迫系统复位,程序自动再启动。;「2.故障存储及显示功能」;;3.故障信息的清除;「4.自诊断及诊断试验功能」;TFX1型电子防滑器的功能代码如图所示;按下“诊断”按钮约3s,主机先对CPU、ROM、RAM逐项进行检查,然后对各轮对的速度传感器进行检查,最后对各轮对防滑阀进行检查和试验,防滑排风阀的试验过程为:;每个轮对经历的试验时间为12s,轮对之间的试验间隔时间为10s。

诊断过程中若遇到列车启动,当速度高于3km/h时,主机自动停止诊断而转入防滑主程序,并开始对各部分进行运行中的监视。;诊断过程中发现的故障同样以代码形式存入存储器中,并显示故障码,但并不影响防滑器的继续运行,这是由于TFX1防滑器具有完善的切断和转换功能。

检修人员应根据显示的故障部位及时检修或更换部件。;;;;速度传感器故障;速度传感器故障;;;当列车管压力超过200kPa时,通过压力开关的触发,电源自动接通。;当列车管压力低于160kPa后30min,电源自动切断,电源指示灯熄灭。;;;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