栀子采收与产地初加工技术规程.docx
1
DB4320XX—XXXX
栀子采收与产地初加工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栀子采收与产地初加工的技术要求、包装、标识、仓储、档案管理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栀子的采收与产地初加工。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SB/T11182中药材包装技术规范
SB/T11094中药材仓储管理规范
SB/T11095中药材仓库技术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标准汇编》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栀子GARDENIAEFRUCTUS
本品为茜草科植物栀子GardeniajasminoidesEllis的干燥成熟果实。
3.2产地初加工Primaryprocessing
对新鲜栀子进行去杂、杀青、干燥等初步加工成商品药材的过程。
3.3杀青Rolling
对新鲜栀子进行蒸制的过程。
4技术要求
4.1采收时间
11月~12月栀子果皮呈红黄色时采收。
4.2采收方法
2
DB4320XX—XXXX
采收宜选择晴天或阴天,采摘置干净容器中带回。采摘回的栀子鲜果应在1~2d内及时进行初加工处理。
4.3去除杂质
加工前应先去除枝叶、果柄、坏果、等外果等杂物。
4.4杀青
将去除杂质的栀子鲜果平铺在容器内,厚度保持在5cm~8cm之间,105℃蒸汽蒸4min~6min,平摊在干净室外场地,控干表面水分。
4.5干燥
杀青后控干表面水分的栀子置于热风循环干燥器内,或置于土炕上,温度保持在50℃~60℃之间,有太阳时可置于室外场地晾晒,直至干燥为止。
5商品分级
根据干燥后的栀子产品的形状、表面特征、质地和气味等指标进行分级,分级标准见表1。
表1栀子商品分级
商品等级
形状
表面特征
质地
气味
选货
一等
呈长卵圆形或椭圆
形,长1.5cm~3.5cm,直径1~1.5cm,具纵棱,顶端
有宿存萼片。
饱满,表面呈红色、
棕红色、橙红色、橙色、红黄色。颜色均匀,无焦黑个。青黄个重量占比≤5%。
种子团与果壳空隙
小,种子团紧密充实。
气微,味微酸而苦。
二等
较瘦小,表面呈深褐色、褐色、棕黄色、棕色、淡棕色、枯黄色,颜色均匀,无焦黑个。青黄个重量占比≤10%。
种子团与果壳空隙
较大,种子团稀疏。
统货
呈长卵圆形或椭圆形,长1.5cm~3.5cm,直径1~1.5cm,具纵棱,顶端有宿存萼片。表面呈红色、橙色、褐色、青色,颜色大小不一。青黄个重量占比≤10%。气微,味微酸而苦。
6包装、标识和仓储
6.1包装
3
DB4320XX—XXXX
应防虫、防潮、防霉,且符合SB/T11082的相关要求。
6.2标识
包装图示标识应符合GB/T191的相关要求。
6.3仓储
仓储应符合SB/T11094和SB/T11095的相关要求。
7档案管理
7.1资料记录
栀子药材生产全过程须详细记录,具体资料记载内容参见附录A。
7.2资料管理
所有基础资料及生产管理记录须建立有专人管理、维护的档案,保存期2年。
4
DB4320XX—XXXX
附录A
(资料性)
栀子生产记录表
采收记录
采收日期
采收地点
采收方法
收获量
产量
外观特征
记录人
技术负责人
产地初加工记录
加工日期
加工地点
加工方法
加工量
干重
药材外观特征
质量检测结果
记录人
技术负责人
包装记录
包装材料
包装时间
包装方法
包装数量
包装人
批号
记录人
技术负责人
贮藏记录
库房地点
入库时间
入库量
入库人
贮藏方法
记录人
库管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