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工艺课程教案项目三混凝土的浇筑成型.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建筑施工工艺》
PAGE 4
教 学 分 析
课题
单元三 混凝土的浇筑和振捣
教学时间
2课时(90分钟)
课程类型
讲授新课
教学设备
多媒体
授课方式
小组任务;讲授新课
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教学法;分组讨论法;
教 学 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混凝土浇筑的一般要求、混凝土振捣方法、施工缝留设
能力目标: 能选择合理的施工方法指导施工
素质目标:明确施工要求,培养安全文明施工的职业素养
教 学 重 点
混凝土浇筑的一般要求
教 学 难 点
混凝土振捣方法
教 学 回 顾
教 学 过 程
教学
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
意图
一、
导入
通过图片展示引入本节课的内容。
展示
提出任务:如何正确浇筑混凝土
思考回答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提出问题,分组讨论
混凝土浇筑的准备工作有哪些
提问
在线搜集资料并总结发言
引入知识点
在线搜集资料的能力
三、
归纳
讲解+小组任务
混凝土的浇筑的一般要求(重点)
(1)砼须在初凝前浇筑:如已有初凝现象,则应再进行一次强力搅拌方可入模。如砼在浇筑前有离析现象,亦须重新拌合才能浇筑。
(2)砼浇筑时的自由倾落高度:对于素砼或少筋砼,由料斗、漏斗进行浇筑时,倾落高度不超过2m;对竖向结构(柱、墙)倾落高度不超过3m;对于配筋较密或不便于捣实的结构倾落高度不超过60cm。否则应采用串筒、溜槽和振动串筒下料,以防产生离析。
(3)浇筑竖向结构砼前,底部应先浇入50~100mm厚与砼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以避免产生蜂窝、麻面及烂根现象;
(4)坍落度是判断砼施工和易性优劣的简单方法,应在砼浇筑地点进行坍落度测定,以检测砼搅拌质量,防止长时间、远距离砼运输引起和易性损失,影响砼成型质量。
(5)为使砼振捣密实,砼必须分层浇筑。
(6)砼浇筑应连续进行,由于技术或施工组织上原因必须间歇时,其间歇时间应尽可能缩短,并在下层砼未凝结前,将上层砼浇筑完毕。
(7)砼在初凝后、终凝前应防止振动
布置任务
随机指导
查阅规范、总结要点
培养查阅规范和总结归纳要点的能力
四、引入
砼施工缝的留设
为什么需要留设施工缝?
由于施工技术或施工组织的原因,不能连续将结构整体浇筑完成,预计间隙时间将超过规定时间时,应预先选定适当的部位留置施工缝,施工缝宜留在结构受剪力较小且便于施工的部位。
施工缝是真的缝隙吗?
不是
后浇带的设置
后浇带是防止因温度变化和砼收缩导致结构产生裂缝的有效措施。后浇带的间距由设计确定,一般为30m,后浇带的保留时间一般为40d,最少应为28d,后浇带宽度一般为70~100cm,后浇带处的钢筋不宜断开。
提问、图片展示
思考
回答
激发学习兴趣
五、
归纳
讲解
混凝土的振捣:
(1)振动器的分类:内部振动器、表面振动器、外部振动器、振动台
(2)振捣方法:
垂直振捣:容易掌握插点距离、控制插入深度(不超过振动棒长度的1.25倍),不易产生漏振,不易触及模板、钢筋,砼振后能自然沉实、均匀密实。
斜向振捣:操作省力,效率高、出浆快,易于排出空气,不会产生严重的离析现象,振动棒拔出时不会形成孔洞。
(3)插点布置:
行列式布置
交错式布置
(4)插入式振动器的操作要点
直上和直下、快插与慢拔;
插点要均布,切勿漏点插;
上下要振动,层层要扣搭;
时间掌握好,密实质量佳。
布置任务+图片展示
观看工艺视频+总结记录
培养学生总结归纳要点的能力
六、
总结
混凝土的浇筑和振捣直接影响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混凝土质量通病较多,需在施工过程中把握好质量关
总结:对表现突出的小组添加课堂表现分并对个人进行表扬。
针对性修改、总结
查漏补缺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