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3、混凝土浇筑施工工艺培训课件.ppt

发布:2020-01-13约3.35千字共1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虹桥隧道底板混凝土浇筑工艺培训 培训课件 目录 一、施工准备 二、混凝土搅拌及运输 三、混凝土试验管理 四、混凝土浇筑及养护 五、混凝土检验标准 六、质量保证措施 七、安全保证措施 一、施工准备 浇筑混凝土前,应对支架、模板、钢筋和预埋件进行检查,符合设计要求后,方可进行混凝土浇注。模板内的杂物、积水和钢筋上的污垢应清理干净。模板如有缝隙,应用海绵或泡沫填塞严密。浇筑混凝土前,模板内面要涂刷脱模剂,混凝土浇注前检查混凝土的均匀性的坍落度,按设计要求控制坍落度。 二、混凝土搅拌及运输 1、混凝土搅拌:混凝土由混凝土拌和站集中拌和; 2、混凝土运输:混凝土由混凝土罐车运至现场,泵车泵送入模。 三、混凝土试验管理 1、试验工具:相应数量的混凝土抗压、抗渗试模,小型振动台和坍落度试验设备、标准养护箱等。 2、坍落度试验:测试坍落度前,要先将试验桶用水湿润,放在不吸水的刚性平板上,分层装入混凝土,每层用标准棒插捣数次,刮平顶层混凝土,按规定方法提桶、测量、记录。 三、混凝土试验管理 3、混凝土试块制作:结构施工中按照每一施工段,同一浇筑日期的同一配合比混凝土制作试块,三块为一组,同条件养护试块若干组。试块振捣采用小型振捣台振实,抹平并应及时在试块表面临时写明工程部位、制作日期、强度等级标识,并填写试块试验表格,试块制作在浇筑地点进行。 4、试块养护:标养试块在拆模后及时放入标养箱,同条件试块拆模后,注明标识,放置在与其代表结构部位的同样环境处,存放时放置在钢筋焊接的笼子内,并加锁保护,防止碰撞和丢失。采用与结构同条件养护并防止暴晒、风吹脱水。 四、混凝土浇筑及养护 1、混凝土浇筑 主体结构混凝土分批次浇筑,混凝土浇筑应连续进行,尽量减少间歇时间。下腋角倒角模板部分的混凝土浇筑在底板平面混凝土浇筑30min后进行,防止接茬部分的混凝土由倒角模板下部底面压出后造成蜂窝麻面。为保证接茬部分的混凝土密实,应在混凝土初凝前进行二次振捣,压实混凝土表面,同时对倒角模板的根部混凝土表面整平。底板表面的整平与压实,设置底板混凝土表面高程略高于设计标高,用杠尺对混凝土表面整平并用抹子压实抹光。 四、混凝土浇筑及养护 1、混凝土浇筑 主体结构侧墙部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以上时开始凿毛。凿毛用尖錾轻锤将混凝土的不密实表面及浮浆凿除,漏出新茬并清洗干净。凿毛过程中要保护混凝土棱角,不得将粗骨料剔出。主体结构混凝土分层连续浇筑完成,沿墙壁高度均匀摊铺,每层水平浇筑厚度不超过40cm。浇筑混凝土时不得直接将混凝土倒在止水带上,止水带的两侧要同时浇平,以防止水带移位。 四、混凝土浇筑及养护 1、混凝土浇筑 每层混凝土的间歇时间不宜大于1h。灌注混凝土的落下高度不大于2m,且应将混凝土直接运送到浇筑部位,避免混凝土横向流动。通道壁混凝土浇到顶部停1h,待混凝土下沉收缩后再与顶板混凝土一起作二次振捣,以消除因沉降而产生的顶部裂缝。在浇筑顶板混凝土的过程中,加强对顶板钢筋的保护,铺设操作脚手板,禁止踩踏钢筋。 四、混凝土浇筑及养护 2、混凝土振捣 混凝土应按一定的厚度、顺序和方向分层浇筑。应在下层混凝土初凝或能重塑前浇筑完上层混凝土,分层应水平,分层厚度不宜超过30cm。浇筑时,混凝土自由下落高度一般不宜超过2m,以防发生离析。 在每层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随混凝土的灌入及时采用插入式振动棒振捣。振动棒振动移动间距不超过振动棒作用半径的1.5倍;振捣过程中,振动棒与模板间距保持5-10cm。振捣上层混凝土时,振动棒应插入下层混凝土5~10cm。对每一振动部位,必须振动到该部位混凝土密实为止。密实的标志是混凝土停止下沉、不再冒出气泡、表面呈现平坦、泛浆。 四、混凝土浇筑及养护 2、混凝土振捣 浇筑混凝土过程中,设专人检查支架、模板、钢筋和预埋件,当发现有松动、变形、移位时,应及时处理。浇筑完毕时,要进行收浆,确保结构表面平整、光滑。变形缝止水带处的混凝土浇捣是确保止水带不渗漏的关键,要排除止水带下面的气泡,并仔细捣实。 四、混凝土浇筑及养护 2、混凝土拆模养护 混凝土浇注完毕后及时向表面洒水养护(水质与拌和用水相同),洒水养护时间为14d。非承重模板常温时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可以拆模,保证拆模时不掉角、不裂缝,承重模板达到设计强度后进行模板拆除。浇筑完成后覆盖塑料薄膜,养护时间不少于14d,浇水应能保持混凝土湿润。 五、混凝土验收标准 1、现浇结构位置、尺寸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 五、混凝土验收标准 2、现浇设备基础位置和尺寸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 六、质量保证措施 1、配合比设计质量控制 为保证砼配合比质量,项目部与商品砼供应商共同对配比进行设计,并对砼整个拌制过程进行监督管理。配比由试验最终确定,严格控制水灰比和水泥用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