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2 科学记数法_804633.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R·七年级上册 1.5.2 科学记数法 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 用乘方的形式,有时可方便地来表示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一些较大的数,如: 太阳的半径约696000千米 富士山可能爆发,这将至少造成25000亿日元的损失 光的速度大约是300000000米/秒 全世界人口数大约是7000000000人 新课导入 这样的大数,读、写都不方便,考虑到10的乘方有如下特点: 102=100,103=1000,104=10000,…… 一般地,10的n次幂,在1的后面有n个0,这样就可用10的幂表示一些大数,如: 7000000000=7×1000000000=7×109 像上面这样把一个大于10的数记成a×10n的形式,其中a是整数数位只有一位的数,这种记数叫做科学记数法。 科学记数法也就是把一个数表示a×10n的形式,其中0≤a≤10,n的值等于整数部分的位数减1。 二、典例精析,掌握新知 例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下列各数: 1 000 000 =1×106 57 000 000 =5.7×107 -123 000 000 000 =-1.23×1011 推进新课 三、运用新知,深知理解 1.用科学记数法记出下列各数: (1)30060 =3.006×104 (2 =1.54×107 (3)123000 =1.23×105 运用新知 2.下列用科学记数法的数,原来各是什么数: (1)2×105 =200000 (2)7.12×103 =7120 (3)8.5×106 =8500000 3.已知长方形的长为7×105mm,宽为5×104mm,求长方形的面积。 解:7×105×5×104=3.5×1010mm2 即:长方形面积为3.5×1010mm2 4.把199000000用科学记数法写成1.99×10n-3的形式,求n的值。 解:199000000=1.99×108, ∴n-3=8 n=11 回忆科学记数法相关概念,并表述、相互指点。 课后小结 1.布置作业:从教材习题1.5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部分 3.选做题: (1)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下列各数: ①太阳的半径约是696000千米 ②据统计,全球每分钟约有85000吨污水排入江河湖海 (2)地球绕太阳转动的速度约为11000km/h,则它绕太阳转动一昼夜行进多少千米? (用科学计数法表示) 课后作业 如果不想在世界上虚度一生,那就要学习一辈子。 —— 高尔基 R·七年级上册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