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Unit 1 Cultural Heritage Period 2 Reading and thinking 说课稿-2024-2025学年高中英语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001].docx

发布:2025-02-10约3.86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Unit1CulturalHeritagePeriod2Readingandthinking说课稿-2024-2025学年高中英语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Unit1CulturalHeritagePeriod2Readingandthinking说课稿-2024-2025学年高中英语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设计意图

本节课围绕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第二册Unit1CulturalHeritage中的Readingandthinking部分,旨在通过阅读文章,引导学生了解世界文化遗产的多样性和重要性,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跨文化意识。通过设计相关活动,激发学生对文化遗产的兴趣,培养学生珍视和保护文化遗产的责任感。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通过阅读关于世界文化遗产的文章,学生将提升对英语文本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增强对世界文化的认识和尊重,培养批判性思维和跨文化交流的意识,同时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

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一些关于文化和遗产的基本知识,包括中国的传统节日、历史古迹等。他们对英语阅读有一定的理解能力,能够识别文章中的简单信息和事实陈述。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

高中生对世界文化普遍持有好奇心,尤其是对世界各地的文化遗产。他们的英语阅读能力正在提高,能够处理中等难度的文本。学生的学习风格多样,有的学生偏好通过视觉材料学习,有的则更喜欢通过听觉和口语练习来提高。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学生在阅读关于文化遗产的英语文章时可能会遇到词汇障碍,特别是专业术语和地名。此外,理解文化背景知识对于非英语为母语的学生来说可能是一个挑战。学生可能需要更多的时间来消化和吸收复杂的文化信息,以及如何将这些信息与自己的文化知识相联系。同时,学生的跨文化理解能力可能有限,需要教师引导他们进行深入的文化比较和分析。

教学方法与策略

1.采用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的方法,通过讲解文化遗产的基本概念和重要价值,引导学生思考。

2.设计小组讨论活动,让学生分享对文化遗产的理解和看法,促进互动和思维碰撞。

3.利用多媒体展示世界文化遗产的图片和视频,增强学生的视觉体验和文化感知。

4.安排角色扮演环节,让学生模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员,讨论如何保护世界文化遗产。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教师通过展示世界文化遗产的图片或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学生分享自己了解的世界文化遗产,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二、新课导入(10分钟)

1.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了解世界文化遗产的多样性、了解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

2.教师带领学生阅读课文,让学生初步了解文章结构和主要内容。

三、课文分析(20分钟)

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标题,探讨文化遗产的定义和重要性。

2.教师提问:文章中提到了哪些世界文化遗产?它们分别位于哪个国家?

3.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总结并强调世界文化遗产的多样性和分布广泛性。

4.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文章中的例子,如中国的长城、埃及的金字塔等,探讨文化遗产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

5.教师提问:文章中提到了哪些保护文化遗产的措施?这些措施有哪些效果?

6.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总结并强调保护文化遗产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四、互动环节(15分钟)

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了解的其他世界文化遗产,并探讨其价值和保护现状。

2.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确保每个小组都能积极参与。

3.各小组代表发言,教师点评并总结。

五、巩固练习(10分钟)

1.教师设计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练习题,如选择题、填空题等,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六、总结与反思(5分钟)

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世界文化遗产的多样性和保护的重要性。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教师点评并总结。

七、作业布置(5分钟)

1.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阅读与文化遗产相关的英文文章,了解其他国家的文化遗产。

2.学生根据作业要求,查找资料并撰写一篇关于文化遗产的短文。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以下几点:

1.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2.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适当指导。

3.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